第42章 吾道不孤(2 / 4)
路,推了包厢的门时,简直差点要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来踩了。
“真真是斯文扫地,荒唐至极。”向东盛几乎差点站不稳,看着包厢地上的两人又瞧了瞧那地上的道士服,差点没晕过去。套句现代话说:他的三观都要被楚王殿下给刷新了。
第二天,御史台就上了弹劾的奏章。向东盛被气得头昏脑涨,但好歹也算是有些当御史的头脑,他还分了轻重缓急,大半个黑锅都砸到那些道士头上,皇帝和楚王只不过是“被迷惑”。他先是大骂了道士害人,迷惑了皇帝还迷惑了一众皇子,再骂皇帝没以身作则以至于“天下皆信道”,最后还把楚王的事专门当做案例用词语委婉修饰之后挑出来骂了一通。当然,他也还留了一点智商——生怕自己这奏折太生猛把皇帝气坏了要咔嚓了自己,全文上下反复强调“为正道故,臣冒死进言,虽死犹贤于生”,也就是说:皇帝啊,我这些话都是为了正道啊,你要是真杀了我,我反而是死的伟大、死的光荣。
好险,皇帝没气坏。他气得头疼,只得又服了一颗仙丹,怒火冲天的令人把楚王叫进宫。
前段时间,皇帝和言官斗智斗勇,好不容易各退一步:言官不管皇帝修道,皇帝让道士搬出皇宫只留下个天极道长。皇帝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一下这来之不易的清净时光呢,结果楚王这一闹,就好像天涯扎口的帖子又开了新帖,皇帝简直可以想象到以后水深火热的日子了。
这一回,皇帝也没多的心思关心儿子,只一句话:“你回府准备准备,等宁国公主和亲之后,你也回藩地去吧。”
楚王哭得泪流满面,真心的,却被皇帝身边的太监给架了出去。他又去淑妃宫里想要让淑妃或者安乐公主求求情,结果淑妃却已经先被安乐公主给说通了。
“我知道母妃是心疼皇兄。只是皇兄这性子在京里只有惹祸的份。现在还好,父皇多少留了点情面,给皇兄个体面不再追究。等以后父子情分熬光了,皇兄可怎么办?还不如回藩地去,关起门来,只要不闹的过分想来又没人会管。”安乐公主娓娓道来,情理皆有。
方淑妃果然听了进去了不再多说。反倒是楚王,恨得差点卷袖子和安乐打一架:“别人的妹妹都盼着哥哥好,我怎么就有了你这么个妹妹!”说归说,安乐公主一向积威甚重,楚王也没敢真动手。
安乐只是冷淡的扬唇笑了笑,看上去神色淡淡:“我对皇兄的一片苦心,皇兄以后就知道了。”不提这次的事是否有人设计,能布出这样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