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殿之上(4 / 5)
进行限制,让师生间的关系继续回复以前,还原到那种纯洁的关系中,让师者就“传道授业解惑”,而不经营别的,不变成政治投机。
草稿写完之后,李鸿过长吁一口气,然后开始小心谨慎地用笔将自己的文章誊写在试卷上,心无旁骛,也不知道新帝就在他身后看着他。
他不知道,新帝的眼睛很亮,早就在他的稿纸上看全了他的文章,心中惊叹不已,没有想到这个十五岁的小进士给了自己这么大的震撼,完全都说到自己的心坎里了!
因为先帝驾崩耽误了去年最后一科的进士考试,所以新帝上位之后就想给广大学子一些补偿,不让大家失望,因此加开了恩科。
本来的想法只是加考进士科一门的,好对去年的科考年份有一个很好的收尾工作。可是后来皇帝心中一动——新帝自然应该有个新的气象,何不如让每一科的人才都能有机会再考一次呢?
于是这个密集不已的考试制度就这么出台了。其实大秦这么大,很多学子要么是体力不支,要么是因为路程太远,要么是因为放弃今科应考,像李鸿过这样从秀才试一直拼杀到进士科考试的人全大秦也就他一个!
他能考中的确是一个奇迹,可是他能有时间应考本身也很不容易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到郡学里面参加举人考试,然后又赶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只能说幸好他弄到了京城之中赵氏族学的学籍,要不然光是路上就把大把的时间花掉了,还不一定能进入考场。
所以,皇帝心中对李鸿过这个小子早就挂了号,觉得他不仅仅是学识好,运气也特别的好!因此今次殿试的时候,老早就从人群之中瞄准了他,想要看看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一开始的时候,李鸿过都在闭目沉思,皇帝也没有去看他,等到李鸿过开始动笔多时以后,皇帝就忍不住走进去看看他的文章了。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小小年纪竟然这么有想法,而且这些想法都甚合朕心!
皇帝默默地离开了李鸿过身边,去看别的人考试了,今天见到了这么一份卷子,他就已经龙心甚阅了!
其实皇帝对此届进士还是很上心的,因为这是自己在位后的第一届进士考试,日后这些人出来以后就是自己的“天子门生”了,自己想要很好地推行自己的政策,那么自然少不了人手,这一批人就是自己笼络的目标。
皇帝对学子们做了很多功课,对自己重点关注的几个人的排名都做了了解,然后圈注了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