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拜师之礼(3 / 4)
庆泽的描述之后也没有对李鸿过拜师一事发表什么反对意见,他知道李鸿过天然就是寒门士子出身,与赵庆泽、赵庆诚兄弟二人不同,不像他们两人一样打下了世家豪门的烙印。如果是赵氏兄弟二人要拜许华舟为师,那么他就算是拿棒子打他们也非得让他们改变主意呢,可是李鸿过么,他想拜师就可以拜师了,并无多少的干系。即便他不拜师,以他现在订了亲的身份,日后也难以攀上世家大族,其实于人脉一项上也没有损失多少。
再说了,损失的是李鸿过,又不是他的什么人,他赵志远为什么要上杆子去反对呢?
就这样,除了赵庆泽和赵庆诚兄弟两,其他的人都乐呵呵地去吃了酒席。赵氏兄弟二人自然是真心为李鸿过好的,李鸿过为此多敬了他们几杯酒。好在他们知道李鸿过心意已决,也倒都接受了他的决定,纷纷祝福他拜了个好老师,并未在席间提及那些扫兴的话题,惹得主家不高兴。
再然后,就是进士科正式开始考试了。李鸿过赶着的马车在500米外就进不来了,他只有弃车步行。面前乌泱泱的一片人海可把他吓坏了,面前这些人可比以前他参加进士科考试的那一届里人多了去了!
无他,因为旧帝驾崩,所以耽误了一届进士科的考试,赵庆泽和赵庆诚就是典型的代表,而新的一届恩科之中又选出来了相同数量的学子们,因此今年相比以前的人数就多了很多,这样的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鸿过好不容易才挤到了贡院的门边,然后找准一个队伍就排了过去。本来他和赵氏兄弟二人约好在贡院门前集合的,可是看着这个架势也完全没有机会找到他们了,只有自己赶紧进去再说,一切等考完试再聚。
因为是进士科的考试,所以周围的举子们看到李鸿过这样年龄小的人挤在其中还是觉得有些惊奇的,但是举子们都是急着来考试的,也倒没有人开口问他,只是一心地等着自己通过检查之后排队入门的。
只是有些举子心中暗搓搓的认为这个小孩子是走错考场了,等到检查的时候就有他的好看了。
可是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李鸿过顺利地通过了检查,在大家目瞪口呆的眼光中走入了贡院,准备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大秦的进士考试前并无人出来讲话,因为此次笔试只是初步确定一个名词而已,正式的名词还要等到殿试之后让皇帝亲自确定呢。
而且录取名额也大幅度下降,大秦三十六个郡,每个郡每届都会出60个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