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3 / 5)
手,含泪说道,“祖母知道,阿娆还是心疼祖母的。那祖母便叫人给你送食了。”
崔娆抬起头,看了祖母一眼,顿了半晌,然后垂下眼,点了点头。
崔老夫人捧着她的脸,含泪笑道:“这才是祖母心中孝顺的阿娆。”然后便叫人传食。
桓氏听说崔娆终于肯进食了,欢喜得直掉眼泪。
这天之后,崔娆果然不再哭闹了,似乎已经认命接受了这门亲事。
见此,桓氏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只是,从这日之后,崔娆神情一直冷冷淡淡的,也不像以前那般爱说爱笑了。
桓氏也不敢再逼她,便由得她去,只想着待她嫁了过去,慢慢会好的。
两个月很快便过去。在这两月期间,崔家与燕王府就崔娆与赵斐的亲事,已经行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之礼。
收了燕王府的聘礼,她基本已经算是燕王府的人了。
崔娆算算时日,谢浔应该早从龙武军大营返回了建安,可她却没有听到他的一丝消息。许是家人的嘱咐,不管是崔植还是崔栉,都没有在她面前提起过谢浔。
自从她与赵斐定了亲,谢络也再未来找过她,她自然也没脸再去找谢络。
所以,谢浔就这样便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吗?
每当想到这里,她的心便像有千万只蚁虫在噬咬般难受。
不过,他就这样消失在她的生命中,也好。
既然求之不得,还不如不闻不见。
这样,崔娆在江安侯里,过得貌似平静的生活。
到了八月,崔妙要出嫁了。
袁氏专程到清音观去,为崔妙求了一道生子符。据清音观的唯真道长说,这符在成亲当日,新妇过门之前,由女方家的亲眷亲手压到新人的枕下,方可显灵。
由于成亲当日府中事务繁多,袁氏与桓氏都不得空闲,而崔植与崔栉显然不适合去做这事,袁氏便叫了崔娆去王家压符。
这是崔妙的大喜之日,能为崔妙新婚祈福,崔娆自然愿意,带上翠晴坐上马车便去了王家。
王家早得了信儿,派了一个姓冯的嬷嬷在后门迎接崔娆。见崔家马车到了,冯嬷嬷赶紧上前将崔娆迎进门去。
崔娆进了新房,只见屋内一片喜气洋洋之态。床褥上放满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有吉兆之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