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还乡(2 / 4)
这段日子钟湘已经安排得用的陪房陆续把该搬的东西都搬到最近的一处宅子里了。
“那地方娘想必还记得,离宁国府也不算远,以后咱娘俩就更近了。不过,这几年我们在乡下,还要母亲叫人多多留意,免得底下人弄鬼。”钟湘把这些事说得轻描淡写。
钟母却知道这内里的种种不容易,但也只能感叹一声:“放心吧,京中自有你哥哥们照应,你带着孩子们在乡下,有什么难处,也尽管捎信来,偏姑爷固执,定要守足三年孝。三年后,也不知道情形如何。”
当年许嫁,钟母未尝没想过清河大长公主过世后,谢家便只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处处都要低人一头,只是那时候大长公主还在,这个想法一闪就过。更多的,她却是看到谢家人口简单,女儿嫁过去只要侍奉太婆婆和丈夫,少受多少闲气?不像自己年轻时,婆婆妯娌小叔子小姑子,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每天都有好几场气好生。更何况谢安歌本人又出息,刚弱冠就考中探花郎。如此种种,加上大长公主亲来提亲,钟母这才应了这门婚。
现在为女儿想想将来,却也不免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堂堂宁国府的嫡女,现在只是六品官的夫人,去年新出门子的长孙女还是庶出的呢,现在也有四品的诰命在身。在二三品官都多如牛毛的京中,六七品的翰林算得了什么,女儿可怎么出门?
“娘,谢郎这也是一片纯孝,以大长公主为谢郎操的心,就算他不是承重孙,也定会守足三年的孝。再说,您担心什么呢?就算三年后谢郎无法复职,谢家想要坐吃山空也要好几辈人。”钟湘明白母亲担心什么,却故意这样说。
她觉得自己能够嫁给谢安歌,此生已经无憾了。曾经,她想过,人生怎么可能十全十美?又想门第高贵、家资丰饶,又要人口简单、门庭清静,又想夫婿品貌一流又出息又专情,凭什么好事都到你头上啊?她娘给她议亲的时候,钟湘一直想,最重要的后面几点能达到,就可以嫁了。可她没想到,居然真有这样十全的婚事落在她头上。就算以后,谢家也就是门第稍稍低点,别的可都比别家好太多了,就这一点,还有宁国府和豫王府的关系弥补呢。如果这么完满还有什么不足,钟湘自己都觉得自己该天打雷劈了。这时候的她,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曾经嘀咕过的丈夫清高、长子老成、次子调皮、女儿吃货等等一些琐碎的抱怨了,觉得自己的家庭再完美不过。
钟母无奈,只好抚摸着怀里安静地听她们讲话的谢兰馨:“阿凝啊,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