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雨欲来(4)(3 / 5)
。但只有一点,是在座的这些男人们这会儿在满座的沉默里都确定了的:那就是她毫无疑问的,非常认真。
认真到事先做了很多的准备,认真到宁可踏入书寓这种不符合她身份的地方,也要将他们召集拢来。而上位者的认真,很多时候,就是他们没办法抗拒的,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信号。
几个人互相对了一个眼神,最后是他们当中看着年纪最大,大约有不惑之龄的留着一撮小胡子男人对瞿凝点了点头,语调十分客气的开了口:“少夫人年轻有为,知音短短一个月就在京都声名鹊起,我们自然是知道的。其实我们私下底谈起来,也很是佩服少夫人的魄力,能力和手段,既然少夫人对我们的情况都了若指掌,那么想必今日不是只想和我们一晤这么简单的,少夫人若是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
瞿凝看了他一眼,微微扬了扬下巴,语气里带上了几分骄矜:“我吩咐了,你们就会去做?”
“……”要不要这么打蛇随棍上啊!
但既然都答应来这里了,听一听也是无妨的,顶多再阳奉阴违一次罢了,于是男人们都慢慢的,点了点头。
瞿凝就笑了笑:“我之所以要说京都时务报的事情,不是为了侮辱你闫主编。我为的,是向各位再一次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座各位的业绩,在这三年多以来,一路都在走下坡路。要说我华夏如今讲究自由开放,能识文断字的人事日渐增多,这一点,从学堂学子的数量就能看的出来。若是按照常理来说,既然能阅读的人多了,那么也就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为什么订阅你们报纸的人越来越少,这点诸位有思考过么?”
诸人面面相觑。
她说的诚恳,但他们却皱了眉头。
这个问题,当然被反复的提出来讨论过。订阅量的减少,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报纸,不够好看!既然吸引不住读者,那么自然,人家就不再长期订阅了。
不过,这个问题也是如今业内很多报社都面临的难题,不只是他们在座的,实际上哪怕是如今京都那些办的最成功的报社,他们的销量虽不至于减少,但也不过是勉强持平而已,这就说明,市场实际上是在萎缩,读者对他们并不满意。
一群男人都皱了眉头,欲言又止。
瞿凝笑着摇了摇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这里,你们也不必讳言。就是因为‘报业协会’这个机构的存在。”
这就是事情的重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