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59(2 / 5)
似乎还有希望啊,人就是这样天性乐观的生物,到了绝境却依旧希望命运能放自己一马。说不定还会有转机呢?
可你以为苦难是来做什么呢?你以为真有侥幸?
苦难就是来毁灭你的。
痛苦没有人们赋予的多余的意义,它就是要让你痛。
它残酷无情,不讲道理,毫无逻辑。
激烈的斗争开始了,人与命运之战,仿佛是一场已经弹尽粮绝的守城之战,怪兽在城墙下咆哮,城门随时都要被突破,烽火硝烟的城墙里,是疲惫的士兵和绝望的老弱妇孺。
第三乐章,音乐越来越不安,那是最深的黑夜里,是决战前的最后一晚。
终于全部希望都被摧毁了,不得再心存侥幸,也无处可以逃避,那与命运的一战不可避免。
弦乐飘忽不定,鼓声轻轻的,像是怕吵醒了黑夜。
雨还在下,天色晦暗,不安与恐惧在城市里弥漫,黑暗正在悄悄地向光明过渡……
第四乐章,一开始就是辉煌无比的凯旋进行曲。
比第一乐章命运的叩门之声还要激烈,音乐的表情不再是晦暗沉重的,乐曲忽然变得光明又激昂,像是高亢的胜利曲。
我们昂首挺胸,拿着盾牌和长矛,向着命运突刺。
打开城门,士兵冲出围城,东方有太阳升起,下了一整夜的滂沱大雨终于停下,战士们踩着泥水奋战。
泥泞里有人类的高贵。
命运是史上唯一的神,而敢于屠神的,是那英雄。
自信、豪迈,排山倒海一般的巨浪扑面而来,心潮澎湃,那是叶天泽指挥的《贝多芬C小调第5号交响曲》。
一曲结束,贝果发现自己竟然满脸都是泪水。
她浑身不住地颤抖着,那是一种每一个毛孔都打开的感觉,酣畅淋漓,只有哭一场才能让内心澎湃的情感得意宣泄。
贝果听过许多版本的贝5,富特文格勒的版本充满了艺术气质,内涵深厚,细节丰富,可以看得出对贝多芬的理解深刻,完美地刻画了贝多芬创作乐曲时的心情。克莱伯的版本,流畅、现代、舒适,惟妙惟肖,带着一股潇洒,不矫饰,充满了平衡感,非常耐听。
而叶天泽的版本带着一股刚毅骄傲的王者之气,音乐从头到尾都有一条明确的direction在指引,就像是将军制定好冲锋的方向,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