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5)
朝胤禛笑了笑,看到胤禛有些不自然别过头,看来十岁的胤禛对人的直言表态尚有不适。
胤禛转身心里说着他哪有特意地对谁好,不过是随手收了个小徒弟逗着玩而已,然后就语气不带起伏地说,“你过来,把这一篇写给我看看。”
看来胤禛是凡事面面俱到的操心性格,这是还要指点她写字的正确姿势。云善渊自问不必要但还是从善如流地站到了书桌前,用毛笔蘸了墨开始书写起来。
胤禛就站在云善渊身侧看着她的书写姿势,从大体上来说并无大碍,但他还是为云善渊调整了细节上的动作,然后握住了她的手,“手腕要这样用力,落笔的时候也要多注意控制力道。”
云善渊被握住手的一刻笔下有一瞬的停顿,她用余光看向胤禛,只见他一脸认真的神色。她发现胤禛的手虽然只是小少年般,却是比她的手要大,而且胤禛的手指上已经有了薄茧,是因为习字也是因为习武。
也不知道胤禛还对谁这样手把手地教过字。
“专心感觉手上的力道。”胤禛说着就带云善渊写完了一篇心经。
云善渊闻言摒除了心中的杂念,感觉着手上的力道,这篇字与她自己写的果然不同。尽管胤禛才十岁,但他的字已经写得很不错。这种很不错是云善渊的标准,在胤禛的眼里恐怕还有很大的精进空间。
两人合写了一篇心经后,胤禛自然地松开了云善渊的手。他却是后知后觉一般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察觉到刚才两人的举动似是有些逾越了。不过再看着云善渊稚气未脱的脸庞,也就是微微摇头没多放在心上。
“练字要练出自己的感觉,手会记住这种感觉,心也会记住平静下来的感觉。日积月累,你总能明白的。”
云善渊点头受教,而两人就未在潭拓寺多停留,她接过了胤禛带来的批注,上面回答了上次她读书后的疑问,这些东西都能回家慢慢看。
如此这般,三年多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
云善渊偶然会在潭拓寺里见一见胤禛,其余时间书信往来,胤禛会对她的课业做些指正,仿佛两人的关系是师父与徒弟,又带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
没有男女之别,没有皇子与平民的距离,犹如‘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可是除了学问之外,两人都没说起外面发生的纷纷扰扰,比如韦小宝出使沙俄,比如郑克爽代表台湾归降,比如问斩茅十八一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