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2 / 4)
学里和贾琏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没几个,和他同班的人只有四个,贾珖、贾璎、贾琛、贾璘。这四个都是贾家远亲的子弟,因为家里没钱请先生,就来贾府义学上学。他们五个算是义学里年级最高的学生。
贾琏按照原主的记忆,顺利地找到他的教室和座位。他是班里最后一个到的,其他四个人已经到了。看到他来了,都朝他跑了过去,问他的伤势怎么样了。
“已经好了。”
“那就好,之前你摔伤了,我们想去看你,但是管家说你伤得重,不能见客,我们只好回来了。”贾珠离开义学以后,贾琏就成了义学的老大,这里的孩子都巴结,讨好他。
“我没事了。”他一个二三十岁的成年人,真的不想应付这些萝卜头。
四个人还想在说什么,见先生拿着书走了进来,都乖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上课。
进来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留着山羊胡,一身儒雅地气质。
见到贾琏来了,先生关心地问了句他的身体情况。
“要是觉得累了,或者不舒服,就提前回去休息。”
“是。”
“现在开始上课。”
这位先生叫李道清,曾经是一名举人,有点学识。之所以到贾府义学来教书,是因为贾府给束脩的高。他本来就是寒门子弟,家里砸锅卖铁地提供他读书,他也争气二十出头就考中了举人。大概是考中了举人耗尽了他一生的运气,接下来的会试就落榜了。他一次一次地考会试,一次一次地落榜。无数次落榜,让他深受打击,本来就因为读书变得不好的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了。
考了无数次都落榜了,年纪越来越大,家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他就放弃了会试,准备谋个官职。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只是他没钱买不到官,只能请以前的同窗帮忙,谋了一个七品的小官——京县县丞。
做了几年,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就辞官回家了。这时候贾府义学需要教书先生,而且给的束脩非常高,比他做县丞的俸禄还要多。他这些年身体越来越不好,没有什么精力去做官了,倒不如做个教书先生,清闲又能养活一家人,所以就到贾府义学教书。
听着李道清讲解《论语》简单通俗易懂,贾琏觉得他有两把刷子,在心里暗暗计较。
讲完课,李道清就拿着书离开了。他来贾府义学教书有三四年了,也知道贾家子弟来着这里上学是为了识字,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