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离间(1 / 5)
赵俣在太原军中多年,又曾一度执掌过太原留守军,也是积攒了不少势力的。
早期赵霍还未起兵时,作为世子的赵佶一直不在太原,赵俣相当于半个长子,又历来爱行笼络人心之事,所以军中亲近他的人也不少。而赵侑赵信兄弟二人,赵侑身有残疾无法领兵只能行幕僚之职,赵信虽然天生神力屡有战功却性情直率,不会经营。是以当时明面上看,赵霍的几个儿子中自身势力最强就是赵俣。
这也是赵佶在起兵南下以前一直将其视作最大的威胁的原因。
南定京师的过程中,赵侑赵信兄弟的军功越发显赫,其潜在实力逐渐引起了各方的重视。赵霍登基后,秦王的智谋也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的尊崇和追随。
如今虽然未曾一统,但大周开国三年多,向外扩张的形势一片大好,赵家几兄弟在朝堂上的纷争也渐渐开始暗流涌动。
有赵侑的智谋和曾经的军功,又有赵信手上的十万大军,还有朝堂上的能人异士支持,秦王一系的势力也成了极大的威胁。无论是赵佶还是赵俣,都有了这个认知。
赵侑和赵信是双胞胎兄弟,天然联盟,而赵佶和赵俣都是单打独斗,因此,不知什么时候,太子与晋王两派人,不约而同地开始针对起秦王一系来。
如今正是趁热打铁一统中原江南的好时机,赵侑哪里肯分出太多人力去跟自家兄弟窝里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个河内起义军让两人即将成形的联盟扼杀在摇篮里。
众所周知,河内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与太子岳家徐家形成了对峙之势。大周忙着对外扩张,无法分兵支援徐家,徐家只能独自作作战。而且从道义上说,长平河内原本是裴家的地盘,河内起义军从裴家的地盘上起义赶走裴家,徐元朗也没有吞并河内长平的理由。
三年多时间里,河内起义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六万多人,与徐家的九万大军相比,虽说少了两三万,两方冲突中却总是徐家吃亏。
如今大周的版图日渐辽阔势力也越发强大,河内起义军虽然战力不错,却只得六万多人,选择归顺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因此赵俣并没有怀疑对方归顺的动机。况且,即使有怀疑,赵俣也无法拒绝这样大一份从天而降的馅饼。
与六万多的精兵相比,和赵佶那点合作算什么。多了这么一大助力,他与三兄弟的势力对比瞬间发生了逆转,根本不再畏惧赵侑赵信。反而是妻族有徐家,亲妹夫有王家,朝中还有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