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6)
。”
在罗温二人与前来接洽的人商谈时,杨主编在杂志里找尽理由挤兑罗家和,甚至越权让刘组长接手许多罗家和才能做的工作,摆明要让罗家和在红星混不下去,同时还对其手下的作家各种指摘,接下来的几刊几乎都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上层也存了让亲疏不分的罗家和长长教训的意思,故而并没有多加干预。
罗家和心里十分清楚,杨主编这是在逼他离开,最好跟这些作家一起走,如此温知秋若不管他们,杨主编就能顺理成章的往温知秋身上扣一顶“忘恩负义”的大帽子,毁掉温知秋的名声。
在前来接洽的所有人中,罗家和最终把目光放到了新周刊和人民杂志的身上。
“新周刊比红星还是要强上一些,这届领导层也相当有远见。当初政策刚下的时候,不,就是一直到现在,连人民杂志在内的杂志都还守着沽西这块地,人家却当机立断,整栋楼搬到沽东去了。虽然现在多少人背地里嘲笑人家傻,可我看沽东那发展势头,还真说不准将来谁笑谁傻。”
罗家和摇摇头,又道,
“他们现任的许社长,当初国家让企业转型时,这么多杂志的领导班子,就他一人,硬生生把沽市新刊改成了新周刊,大刀阔斧,那果断。”
罗家和啧啧两声,言语间尽是夸赞。
温向平点点头,
“那人民杂志呢?”
闻言,罗家和眉眼间掠过一丝暗色,
“人民杂志门槛太高了,咱们那几个作者还没到让人花大笔违约金也要把人挖过去的地步。”
或者说,温知秋也还没到让人民杂志宁肯多出十个人的违约费也要挖走的地步。
温向平眉目间微敛,眼中闪过了然之色。
但其实不只是人民杂志,不少杂志一听温知秋要带着这么多人一起跳槽的意思就纷纷打了退堂鼓。
又或者说,只有新周刊是同意同时将他们招走的。
温向平最终选择了新周刊。
不仅因为只有新周刊愿意同时挖走他们十来个人,还是因为新周刊的态度是众多杂志中最诚恳的。
因为新周刊的社长亲自来和温知秋接洽了。
新周刊的现任社长罗家和倒也认识,姓许,叫许城阳,家里有个大姑娘,已经嫁人了,还有个人到中年才生的小儿子,跟罗家和的儿子罗瑜新是同班同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