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2 / 7)
你这样,做好事都做得心累,直接捐给医院,让他们自己去弄,不就完了?”
“他们会造假。”
“医院?”司芃首先想到的是,医院会给那些根本不需要救助的对象开绿色通道。
“不止。”她妈晃晃手里的申请表格,“他们也会造假。”
“靠。”司芃指着已关上的门,“就刚刚那对夫妻?特意穿那么破来骗钱?”
“骗钱算不上。”她妈抬头冲她笑,“就是一两万块钱,对他们很重要,舍不得自己出。”
“要是我们不给呢?耽误孩子病情怎么办?难道这一两万块,比孩子的命还重要?”
“也许。”她妈无奈地说,“看多了心会变硬,有时候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把钱给拨下去。毕竟不是搞慈善的专业人士。”
“那你找专业人士来帮你管理,不就好了?”
“国内找,我没那么信任别人。要不,小花,你去念个NGO的专业如何?”
“你还想要我管?不怕我把钱全给花了?”
“左右是花光,被亲女儿乱花,比被别人乱花,心里要舒服点。”
到了医院,还是那间办公室。“中华xxxx慈善救助基金会”的牌子还在,“曼达慈善”已撤下。推门进去,里面有三位中年女性。两位在对账目,一位靠窗敲键盘。地上横七竖八堆摆满袋子和纸张。与和她妈在时的整洁干净,宛若两个世界。
她们都转了脑袋过来,面无表情地盯着司芃。
司芃问:“曼达和你们合作的那个儿童大病救治基金,……”
话还没说完,就被靠窗那位大婶抢答:“早就没了。”
“为什么没了?”司芃不解。
二零零六年秋曼达上市,她父母高调捐出一个亿。来年出于避税的需求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从税前收入里再拨出五千万给这个专项基金,后来形成惯例,每年都有钱进来。她妈病后,无力主持这个项目的运营,只能把权力交回给挂牌基金会。
“你来申请救助的?填资料吧。不过告诉你,现在是年底,没什么希望。”靠窗大婶指使一位同事给司芃拿表格。
“你告诉我,为什么曼达的基金没了?”
“花完了呀。二零一二年曼达就没再跟我们合作,只能吃之前存下来的老本,这么多申请的,你看看,”大婶指了指围着她的资料,“你说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