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4 / 5)
,甄大伯总不能让自家大儿子也跟着去甄博文的阿翁(外祖父)家里读书。
是以甄大郎好不容易挤进去,激动地拍着身边的人问:“苏省淮州甄博文有没有?”
旁边的小厮哪里有心情搭理他啊,都激动的看自家榜上有没有名呢,倒是另外一个汉子正好看到苏省淮州甄博文的名字,连忙叫道:“苏省淮州甄博文第五十三名!”
甄大郎一听真的有甄博文的名字,大喜之下,连忙问:“哪里哪里哪里?”
那汉子指着其中一行:“在这呢,苏省,淮州,甄博文!”
甄大郎别的字不认识,这段时间每次帮甄博文看榜,把苏省、淮州、甄博文这几个字倒是看熟了,一看果然不差,大喜过望,粗犷的嗓音连声大喊:“中了!博文,你中啦!第五十三名!”
每一期会试录取名额都不是固定的,这和应试者,也就是举人的数量,及具体缺官的状况来决定。
先帝在时,大雍朝刚建立,经过数十年战乱的大雍百废待兴,人才缺乏,官员也十分缺乏,故而本朝初期,也就是先帝时期每次科举录取率非常高,加上当初跟先帝一起打江山时的功臣们也经过大肆封赏,到了先帝晚年,朝廷官员非常多,官僚机构冗员现象十分严重。
当今是个很有决断,且手腕十分强硬的人。
等先帝驾崩,当今刚一上位,他就干了一件事,什么事呢?
一般来说,新帝即位,是要加恩科的,当今自然也要加恩科,可因为朝廷冗员现象本就严重,当今因为刚即位,政权尚且不稳,第一场恩科录取了241人。
连先帝时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这还只是初见端倪,大家都没说什么,毕竟朝廷官员太多了。
等到三年后,当今政权已经稳了,都说三年不改先帝遗志,三年也过了,当今也不需要再有什么顾忌,于是第二届科举考试,当今他只录取了三十二人。
是的,你没看错,当今上位第二届科举,只有三十二个人考中进士,其余全回了老家,就是这么任性。
这还不算,他还立即利用先帝时期的宰相,也是当今在位初期的宰相岑道正,进行新政改革,大刀阔斧的将朝廷里面一些老弱病残全都剔除了出去,并严格规范了新的选官制度,将原选官制度中的考官、荐官、买官、送官,规范成考官(通过科举考试为官)和荐官(推荐有才学人士做官)两个方面,买官和送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