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7)
慕清坚决不让他们和外面的生水,要求他们每日自己带烧开的开水。
甄香草砍草是一把好手,每次砍完摊开晒在那,傍晚的时候捆好,等种完麦子的甄二郎过来挑回去。
慕清就刮松针。
山上满山的松针,柴火不容易烧着,松针用来引火是极好的,慕清让甄二郎做了两个竹耙,每天上山用竹耙刮地上的松针,院子里倒是堆了很大一堆,够用一个冬天的了。
十五岁的甄二郎干瘦的肩膀上挑了那么重一担柴,看的慕清心疼坏了,心里琢磨着能想个什么方法赚点钱,这样就可以买柴火回来烧了。
在上山砍柴摘栗子的过程中,经过种植系统检测发现,山下的土质很适合种麦子。
慕清好歹是跟着席瑞安及生科院教授们耳濡目染几十年的人,对农作物已经稍微有些概念了,她通过此地农作物,主食稻谷和随处可见的甘蔗,她大致估计甄家村大约地处于长江流域,水流丰沛,农作物多以水稻为主,种植小麦的人很少。
甄家二十亩地当中,上好水田只有十亩,中等水田有五亩,还有五亩便是山下的山地,倒也种了稻子,只是上水十分困难,每年都因这几亩地上水问题费很大的力。
之前甄二郎提出的冬季种植萝卜和芸苔(油菜籽)便是在这里。
一亩芸苔(油菜籽)的播种量大约半斤左右,大约能够收获油菜籽四百六十斤到四百八十斤左右(各地有所不同),在这里时代,在各种肥料不足的情况下,慕清估计可以产一两百斤,每斤油菜籽含油率高者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理论上一亩地收获的油菜籽约可榨油五十斤到一百斤左右。
如果一家六口平均每月消耗五斤量的食用油,一年只需六十斤,一亩地的菜籽已经完全绰绰有余,多出来的油,既可以卖掉补贴家用,又可以送些给甄范氏的长女甄香君家,补贴补贴这个大女儿。
另外现代种植白萝卜的亩产量大约是每亩四千公斤,在肥料各种不足的情况下,慕清估计亩产在几百斤左右,半亩萝卜就有两三百斤,除去平日吃的,其余可以用来腌制些水萝卜和萝卜干,萝卜菜可以腌制成咸菜。
剩下半亩地可以种菘,也就是现代大家说的大白菜,慕清看了此时的大白菜,品相非常差,种的人不多。
另一种叫秋葵,可不是现代的吃起来黏糊糊的秋葵,而是叫冬苋菜,算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蔬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