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4 / 6)
方面。
尤其是在古代,生儿育女那都成了女儿家的本分。
袁氏为此终日以泪洗面,整个广阳王府本就破败,再加上当家主母郁郁寡欢,江窈一踏进去顿时呼吸都沉重起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袁氏今日去静安寺烧香祈福去了,并不在府内。
江窈看着躺在闺阁里奄奄一息的江镜莞,她伏在塌前唤了声“郡主”,塌上人气若游丝嗯了一声。
江镜莞的贴身婢女附耳告诉她:“公主殿下不必过分担忧,郡主这几日以来,气色已见好了,只是夜里常常咳醒,睡得不甚安稳,这会子正补眠呢。”
江窈不便多在此停留,临走前对她念叨了句:“不如你嫁给郑侯爷好了。”
也不知道江镜莞到底听见了没有。
光熙二十六年,十月初,节气立冬。
这一日长安城发生了件了不得的大事,轰动一时,掀起满朝腥风血雨,最后以谢相妥协告终。
起因是光熙帝提拔了个右相,非要试行左相为主,右相为辅的政策。
江窈从穿过来第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着报应不爽,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但她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她现在有点理解江煊每次崇拜着说公主英明时是什么滋味,什么公主英明,都比不上光熙帝浪子回头金不换。
光熙帝终于清醒了一回,他居然明目张胆抬秦栋做了右相。
秦栋是什么人,清河郡主当初仰慕他的才情,甘愿下嫁给他。
夫妻二人举案齐眉,鹣鲽情深。
可惜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
好景不长,清河郡主在诞下秦正卿世子后,便撒手去了。
现如今外头再称呼相府,都要事先问一问,说的是左相还是右相。
谢相的时代仿佛正在一步步走向堙灭。
感谢他用实践行动证明,一手遮天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姜还是老的辣。
秦栋被封为右相后,长安城中众说纷纭。
有人说广阳王的案子这才算尘埃落定,参与这桩案情的人,都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更有甚者说,陛下这是为了给广阳郡主另谋一件好亲事从而铺路,这才在给谢相下马威。
当天下午江窈的纸鸢也全部完工,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