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3 / 10)
两个威胁,李元宗和钟权是姻亲,两家肯定共进退,可以当成一个敌人看待。
至于南方的钱氏、朱慈……都只有称王的勇气,还不敢自立为帝。
只要啃下最难啃的骨头李元宗,统一中原,南方诸节镇必定上表臣服。
李昭有些走神。
这些年,他做了什么?
他想保李曦,保长安。
但最后他什么都没保住。
他掩下心头凄惶,冷静地道:“周使君已然大权在握,即使不拥立九娘,照样可以一统中原。”
周嘉行道:“不错。”
他抬起头。
“不过那样的话,太慢了。而且前朝、新朝牵扯不清,朝政动荡,南方节镇不会轻易顺服,契丹可能趁虚而入。”
李昭诧异地抬起眼帘。
他没想到,周嘉行这个底层长大,并未受过诗书熏陶、世家系统培育的昆奴之后竟然能考虑到这么多。
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尤其在现在的乱世,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谁也不能保证谁能笑到最后。
大部分草莽出身的军阀根本不懂怎么治理一方,他们凭武力风光一时、不可一世,醉生梦死,固步自封,然后在一场或几场溃败后迅速被其他军阀取代,下场就如丧家之犬。
周嘉行年轻气盛,但他没有被眼前的胜利绊住脚步,已经想到新朝建立以后可能出现的难题。
李昭觉得不可置信,“仅仅只因为这个,周使君就愿意拥立九娘?”
周嘉行眉眼低垂,“这是其中一个缘由。”
他可以扶持一个傀儡,娶九宁,然后以驸马的身份讨伐其他节镇,等四海皆服时,再让傀儡禅位于自己,改朝换代。
如果不是顾忌九宁,他不会心慈手软,会直接除去所有威胁。
但是崭新的王朝根基不稳,其他节镇表面上服从,私底下还是会阳奉阴违,一旦他出什么意外,势必分崩离析。
现在九宁是长公主,他要留下她,要考虑得更长远,为什么不换一条更快捷更好走的路?
用一种更平和的法子完成新旧两朝的更替,对双方来说,都利大于弊。
“九宁继位占了大义,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百姓也可以早日迎来太平。”周嘉行手指点点舆图,字字铿锵,“三年之内,我可以平定中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