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7 / 8)
饶是心里已经猜到,他还是脸色大变,眼睛里燃烧起兴奋的光芒。
檄文确实是李昭亲手写的,他以雍王之名,代李曦斥责李元宗老奸巨猾,早有不臣之心,命他即刻进京,否则发兵前去征讨。
这份檄文公布出去,李元宗根本不会搭理,其他节镇也不会把这份檄文放在心上。
随着那帮称帝的流民流窜至桂州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又先后有几地军阀自立为帝,江东以及沿海一带的节镇比较含蓄,没有称帝,不过他们和称帝的军阀互通婚姻。
眼下还承认李曦身份的人不多了。
但是有了李昭写的檄文,周嘉行攻打李元宗就算师出有名,还未开战,先占了上风。等九宁再公开支持他攻打李元宗,那天下节镇都得站在他们这一边,因为他们若帮李元宗,就成了谋反。
李昭眼睫低垂,等怀朗看完檄文,道:“孤不会阻拦周使君,等孤回到长安,任他处置。长公主和孤曾立下盟约,时至今日,孤生死都在他人之手,周使君自然无需顾忌孤,不过总得顾虑长公主一二。”
他应当死在长安。
怀朗沉吟了片刻,收起那份檄文,“大王果然是聪明人。”
李昭笑了笑,笑容讥讽。
怀朗躬身退出营帐。
走出几步后,他脸上的笑容瞬时凝住,嘴角一挑,扬起一丝邪气的笑。
郎主若真想杀李昭,就不会因为李昭的识时务而动摇,李昭以为他这样做了,郎主就会放手吗?
不会。
郎主只对九娘一个人例外。
他走到火堆旁。
黑暗中,几个快如鬼魅的身影从林子里钻出,疾步窜至他身旁。
他神色冷凝:“办好了?”
亲兵点头,“他果然怀疑雍王,掉头往河东去了。”
怀朗笑了笑,一口雪白牙齿,冷森森的。
李曦多疑,而李昭的那个忠仆——叫朱鹄的,心里更忠于李昭,对李曦曾利用他绑走九宁的事耿耿于怀。
他早已经将李昭和李曦身边留下的这些忠仆摸得透透的,知道怎么不着痕迹地挑拨他们,煽动他们。
李曦不会如李昭所想的那样往西走,他会转头去河东。
这才是怀朗北上的真正目的。
让李曦死在河东军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