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5 / 6)
马背,然后一箭射中他肩膀,一箭射中他胳膊的旧伤处。
邓珪兵败被俘,炎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送去成都府。
李曦当初曾想留在梓州,但心里却对邓珪恨之入骨,得知邓珪被抓,想也不想就要杀了他。
九宁没有反对。
杨节度使等人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邓珪一死,东川群龙无首,李曦下旨封赏炎延,让她代为署理东川,并提拔了几个蜀地本地官员,由他们处理东川政务。
信报上抄了一份李曦的旨意,李昭从头到尾仔细看了几遍,发现那几个被提拔的人名字很陌生。
他叫来一个面皮白净的内侍,问他记不记得那几个官员的背景。
内侍回想了片刻,道:“大王,这几个人年纪不小了,入蜀多年却一直没有升官,碌碌无为,没什么大的建树,所以您对他们没有印象。”
“年纪不小?”李昭心里一动,问,“他们是哪年中的进士?”
内侍答说:“都是武宗在位时的进士。”
李昭明白了。
那些都是九宁的人。
梓州是炎延打下来的,杨节度使不会打东川的主意,那东川自然要交到她手上。她提拔武宗的旧人,那些官员自会对她感激涕零,忠心耿耿。
内侍小声道:“大王……长公主不会害圣人,也不会害您,蜀地远离战乱,您……您还是回成都府吧。”
李昭回过神,摇了摇头。
即使长安已经成了人间炼狱,他也要回去。
内侍继续劝:“大王,长公主菩萨心肠,博施济众,虽是个女儿身,却不顾危险设法营救圣人和您,您为什么提防着公主?您如果和公主同心协力,肯定能有所作为!”
李昭苦笑。
他知道九宁在民间的名声很好,她是勇救兄长的烈女,由高僧雪庭抚养长大,宅心仁厚,爱民如子……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内侍居然也这么认为。
内侍们对望一眼,长叹一口气。
大王执意如此,他们劝不了大王,只能和以前一样继续忠诚地跟随大王,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不会退缩。
……
李昭继续往东走。
炎延顺利拿下梓州后,继续带兵剿匪,各地流寇和残兵纷纷投降,风气为之一肃。九宁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