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份位(4 / 4)
。胡氏更加不堪,一个窑姐儿,他愣是封了九嫔之一。世人说他重情,跟他多年的女子,哪怕人老珠黄了,他也不肯亏待。
可唯独那柳氏,育有一子一女,只草草封了个贵人。自打前些年,她被打发到庄子上,便真生了病,拖了这些年,死也死不了,好也好不了,浑浑噩噩过着。如今李昭登基,也未准她回宫,只让挪到行宫疗养。
柳氏知道了也没闹腾。在行宫她还能有条活路,要是让她回宫,怕是吴氏一日也容不得她。当年,她险些害了李榕,这辈子都不指望吴氏能翻篇儿。如今人家做了皇后,她更不愿意拖着这破败身子,进宫去受磋磨。她只盼着儿子能做个闲散王爷,一辈子富贵潇洒,也就够了。
李昭对妻妾们大方,对子女们更大方。
他不忌讳立太子,虽正值壮年,还是直接册长子李榕为太子,次子李柏为瑞王。
封长女李绣为惠安公主,次女李纤为靖平公主,三女李绾为荣安公主,四女李纷为康平公主。
李绣是嫡女,而剩下的三个女儿中,唯独李绾的封号中,从了她的‘安’字,李纤、李纷还是封‘平’字,这就是将李绾抬上了嫡公主的位置。
李绾一心想躲过和亲、三嫁,没想到这回连封号都变了。她不再是那倒霉催的永平公主,而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荣安公主。
李昭似乎还嫌不够,另下一份旨意道:荣安公主李绾有功于社稷,特许俸禄、仪仗,皆以亲王规格。
公主从来比不过亲王,这一道旨意更让天下人看清,皇帝对这荣安公主李绾,有多么偏宠。
这样独一份儿的恩典,令不少人眼红。可李绣和李纷还没说什么呢,远在冀州的李纤却是先坐不住了,一路披麻戴孝,哭灵进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