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3 / 4)
”的称呼。
宝玉还曾说过一些“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话。
因为这些举动,就连贾珠也曾怀疑宝玉是否真就是个“酒色之徒”。
再之后,他更是从宝玉口中听到许多嫌弃圣人之言,他甚至将所有读书上进的人称作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帐话”……
如此种种,实在让人心忧不已。
贾珠从小苦读圣贤书,又十分仰慕林如海、林宪父子,对贾数、林宛抛却女子禁锢入朝为官的做法更是仰慕非常,然而林家人落在宝玉口中,大约都是让人厌恶非常,连待在一处也会觉得不喜的存在吧?
贾家的下人又嘴碎,这些话也不知被传出去了多少,宝玉的名声许是早就被败坏得彻底。
也许那些外人还会觉得贾政有先见之明,早早就知道宝玉是个“酒色之徒”也说不准?
前程一事,贾珠甚至觉得宝玉是完全不在意的。
但王夫人在意,哪怕为了让母亲开心,贾珠也是要为他悉心筹谋的。
王夫人并不知道不过片刻,贾珠心中已经转了千万道思绪,对宝玉的名声扭转更是完全不看好。
她听到贾珠提起即将出生的孙儿,脸上也染了几分笑意:“只需要这样?你父亲虽然不怎么靠谱,但为了宝玉,想来也是愿意夸他几句的,这并不算个问题。”
贾珠却并不看好。
贾政的性格本就有些迂腐,后在军营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有些直,若是他一点儿也看不上宝玉,哪怕是在孙儿的百日宴上,他说不得也能对宝玉破口大骂。
想了想,贾珠开口:“不如将宝玉交给儿子教导一段时间?若是父亲看到宝玉的改变,到时候应夸得更真心实意,旁人也更愿意相信。”
王夫人想了想,干脆点了头。
说到底,她不是不知道宝玉的性子有瑕疵,只是她从不觉得宝玉这样有什么不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五六岁的孩子,哪就和酒色扯上了关系?
但她也知道贾政十分不喜宝玉的做派,于是只能不甘不愿地同意交给贾珠教导。
若是能将宝玉教的如贾珠一般出色,她以后就不用担心他的将来,也算能放下一桩心事。
但宝玉落到贾珠手上不到两天,便哭唧唧地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