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开国皇帝的小皇后2(3 / 5)
8岁的三妹和5岁的四弟,一般原主不在家,就是二弟管着下面两个做做家务活,四人相互扶持着下来,感情自是比一般的人家要感情深些的。
待周念夏醒来,已经是半上午日头都升老高了,见家里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很是欣慰,她愿意付出可也不希望被当冤大头,亲姐弟之间有来有往也是必要的。
吃过饭,周念夏收拾好饭碗,就带着二弟去地里了,这个家到底还是身为男儿的二弟当家作主,再加上马上要要到来的逃荒,这个二弟需要尽快成长起来,毕竟女子在这时代还是不方便出头。
一路出来,周念夏与一路遇见的邻居长辈们一一打过招呼。
这村子叫大柳村其实也只是因为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但实际村子里主要也就三大姓,周姓、王姓和张姓,多年下来互有婚嫁,三家之间也一向共进退。
比如周念夏,母亲是王家的女儿,奶奶就是张家的,也是如此姐弟四人才能在父母过世后保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没被觊觎不说还颇受照拂,也算幸运的了。若是没有宗族的人家,一家幼小被逼死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也得族人有良心,也多亏了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在有男丁就有希望的古代,这才是有族人给他们撑腰和帮助的根本。
要是一家子女孩,不用外人动手,怕是宗族里的人就会第一时间把周家的土地收回去,最多给姐妹几人一点饭别饿死,理由嘛,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周家的土地哪里能给外人。
所以说,宗族有好有坏,不过对于现在的周念夏自然是好处大于坏处的,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
—————
来到地里,周念夏便带着二弟开始了今日份的劳作。
现在正是八月头,秋收还没有正式开始,活也不是太多,周念夏他们最近的任务就是地里一亩地黄豆的收获。
在古代,大米出产少、是精细粮,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就如周念夏她们家,虽然地里主要种植稻谷,但那都是留着卖出去换钱的,平常自家吃的也大多是些粗粮,如红薯、玉米这些罢了。
今年的大米,周念夏打算全留下。倒不是为了吃,吃都吃不饱了谁还顾得上口腹之欲,而是大米价值高且占地少,一斤米能换好几斤的粗粮,他们家就几口小人儿,带太多东西是走不了的,还不如捡着值钱的带。路上大米总还能找着人换不是。黄豆今年的收成倒是没怎么受干旱影响,周念夏也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