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13(2 / 4)
这个时代在一些方面无比拘束,另一方面却又能无比开放,真是叫人差异感叹。
年轻的恋人们,总能在爱情的催促下,勇敢地迈出去、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未来,充满着勃勃生机,正如这田园的春天般,直教人觉得赏心悦目。
周念夏喜欢这种单纯的美好,但也有点为这增多的结合们而烦恼。因为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分离和痛苦、抛弃和抉择。
就后世听说过的,这个年代回城另娶、嫁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期间多少人失去自己的伴侣,又有多少孩子沦为单亲家庭,无处声讨公道。原主那一世不也是嘛,抛夫弃子得理所应当?大时代下的产物,不外如是。
一时的爱情新鲜感固然美好、惑人,可后续的婚姻和家庭问题也不得不考虑在内。结婚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两个家庭乃至更多人,周念夏只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这一时的脑热、情迷而冲动之下结婚而后又轻易地舍弃,造成终生的遗憾和下一代人的缺憾。
对作为身处其中却又若置身事外旁观者的周念夏来说,这些担心她无法诉之于口。因为她很清楚,这一切终究在于当事人的选择,未来的坎坷,其实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所预料,可无法预料的是人心,赌的也是人心。
不论周念夏的心绪如何变化,时间都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平静安和的过去了两个月,周念夏和钱建军的结婚事宜也已经开始慢慢准备起来。
这个时代,讲究个越穷越光荣,随之变化的,是以前复杂繁琐的结婚流程和仪式也变得无比简单。但凡男方家家境不错的、略讲究些的人家,出个“三转一响”,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国收音机,也是很风光的。
从钱父能当上大队队长,就可知钱家自是光荣的贫农阶级,老一辈留下来的家底没什么。但好在家里三个儿子,现在都很是能干,一大家子这么多年来也攒了不少积蓄。现今小儿子结婚出的彩礼就是高一点,外人也会觉得合情合理,可到底有些浪费是没必要的。
周念夏和钱建军两人早已经商量好了,两人都不是只要面子的人,他们也用不着为了面子破费,彩礼准备一只手表、一辆自行车也就够了。至于缝纫机,钱家已经有一台,日常缝补之类的一起用也就是了,大件的周念夏也不会做;自行车是准备置办一辆,等两人结婚了,后面村里—镇上来回骑车也方便些;收音机贵不说也没多大必要,村里子就有一台收音机,要想听自己过去也就是了。这么一来,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