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10(2 / 4)
扮一新,提着礼物周念夏就去了钱家,钱建军正在门口等着,看见周念夏霎时眼前一亮,周念夏偷乐,这小样儿,村里人世是没有看见,哪逃得出自己手掌心。
进了门,周念夏就定下心来来,将手上的糖递给钱大嫂,一张脸笑眯眯的,任谁见了都只觉讨喜。这是她第一次登钱家门,可得稳住了,不能掉链子。
钱大嫂看看对方那张俏脸,又看看手里接过来沉甸甸的奶糖,感叹对方长得好的同时还会做人,这奶糖可不只能是给自己两个孩子准备的嘛。心里暗道,怪不得自家那眼高于顶的小叔子看的上眼了。
屋里,钱家一家人,除在外当兵的老↑二一家,其余人都在。因着是周日,钱小妹也是在家的,只是学校规定,傍晚就得回学校。
钱家三个儿子,老大钱建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在村里一向名声很好,都说有望继承钱队长的位子;老↑儿钱建党则是当兵的,前两年部队里刚有了随军的名额,就把妻儿接过去了,只每月往家里交些钱赡养两个老人;至于老三钱建军,钱十几年一直是个啃老的,也就遇上周念夏有了成家的心思,想着要养家糊口这才肯老实去厂里工作。
至此,钱家也算真正圆满了。唯一还需要担心的钱小妹,如今才高二,时候还早,再加上上面三个哥哥争气,如无意外未来是不愁的。
待用饭时,周念夏才发现,钱家是村里难得的男女不分桌的人家。因为钱队长自觉觉悟颇高,深刻贯彻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宣传标语,故而一家子不分男女都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饭,可以说是很开明的人家了。
与之相反的,钱家村里大部分人家,表面说着男女平等,实则内里在家女人都不能上饭桌,这些消息知青们内部也经常会讨论到,所以周念夏知道一二。
这也是知青们和村里人始终走不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者之间的隔阂,不只是因为物质条件优越与贫瘠的差异,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一方是积极进步的新青年,一方是顽固保守的乡下派,一旦对上必然都是满满的不认同。而文化的融合,是需要经过时间的锤炼和长久的磨合的,现在操心这些都还太早。
回到钱家这顿饭桌上,饭菜可以说是很丰盛了,有鸡有肉,道道菜都是油汪汪的,绝对是因着周念夏在。一般节俭的农家人可不敢这么吃,别一年的口粮一个月就糟践完咯。
饭桌上,因为有点拘束,双方都有点沉寂,只有钱妈妈在饭桌上一个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