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代农家娇小姐6(2 / 4)
份,四房又是两份。家中钱财并土地家畜等大件都如此分,至于房屋、碗筷类的,总归没有多余的,便是谁在用就归了谁了。
而他们二老的养老,现在他们还干的动,也不需要谁家养,只每年送些粮食并各节礼的礼品过来便是。
要是哪天实在干不动了,调哪一房养老,他们分得的家产便都给谁、这也是村中的惯例了。
听得周爷爷如此一一道来,周家村长带几个族老尽皆点头称是。
这分法,即顾全了老人养老,又考虑了子嗣传承,兼顾四房读书这件大事,也算得上公平了。
于是,周家爷爷就将各项家产如此一一分配:
周家房屋是周爷爷年轻时新建的,四房房屋都是分开的,各房分的自己住的那一间,银钱和土地按比例分配好,家畜是几只鸡和一头牛,牛仍作为公中财产,四房人都可用,但得轮流割草喂食,鸡一家分两只,猪年前已经杀了,剩的几十斤肉也各家分一分,其他便没有什么。
于是,各房人都在心中带起了小算盘,算自己分到的价值几何,其他几房分到的价值几何,自家是否吃亏了,别家是否占便宜了。
一时间,厅中窃窃私语声响起,周爷爷及一众长辈都低头不语,只有周奶奶已经伤心的抹起泪来,却也没有说什么。
过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厅中才慢慢安静下来,周爷爷于是询问四个儿子,这个分法是否有谁有意见。
周家大房自是没什么说的,二房两口子虽老实,却无奈下面有个故作天真懵懂的女主故意问,为何四叔家能多分一份,难道他们在家干农活的儿子便是比去读书的儿子低上一等不成,三房两口子则顺着周五丫的话头叫起了屈。
一时间闹闹纷纷,周父脸上也显出了为难之色,见此,周母心中定了定,打定主意这“便宜”他们是沾不起的。
于是走到堂下见了礼,说道:“公公婆婆,原本这样的场合,儿媳是不该多言的。但奈何如今竟因他们四房的原因惹得二房和三房哥嫂不快,本就不该,何况这么多年受父母养育栽培之恩、哥嫂照顾,幸有几分运道考中了秀才,好歹不辱没家中的栽培。多分的这一份家产,本就不是他们应当得的,为了家中和谐,希望公婆取消这一份优待,他们四房愿与二房、三房一样分配”。
这话一出来,不论周家爷奶,村长族老,还是周家四房人,俱是一振,显然没料到周家四房这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