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真性情(3 / 6)
了擦额头的虚汗,冲朱襄勉强笑一下,“骑马真是,也太难了。”
朱襄的身体自在地随着马儿迈步起伏,她眯眼看着逐渐消失在晨光和黄色稻田中的辜大一行,“那边是你的巡逻队呢?看着倒是很有样子。”
“全赖志坚帮忙。他日日盯着他们练习,大半年才有这个样子。”
“听说这一大片的稻米,也全是你的?”
顾皎点头,“对。”
朱襄便侧头看她,见她满面通红,娇喘吁吁,十分想不通,“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怎地不去城里呆着,天天和这一亩几分地过不去?既不会骑马,身体也弱,好好坐车便行,何苦折腾自己?”
顾皎答得出来,但没必要对她回答,只好虚弱地笑笑。
朱襄以为她力竭,也不再多废话,打着马往前走。
走得一刻钟,大平路便到了尽头,向东是官道,往南是龙江。
柳丫儿立刻将驴车停住,跑到马边上去抓马绳,扶着顾皎下来。
顾皎当真是一点力气也没了,后背上的衣衫被汗湿透,连带得头发也潮得很。她半瘫似地靠在驴车上,有些绝望地对着看笑话的朱襄道,“也不知甚时候能像你这般自在骑马。”
朱襄听了,便弃了马,也上了驴车。她见她实在太惨了,又摇头,到底伸手帮她松着腰腹间紧绷的肌肉。
“得赶紧松一松,不然回去准难过。”
顾皎哪儿敢让郡主伺候自己,忙避开,“已经习惯了。我再逛会儿,回去泡澡就好。你们出去玩着几天,我都这般做的。”
朱襄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表面娇弱的庶族女,志气倒是不弱的。她心中,难免起了一点佩服的意思。她转口问道,“这会子要去哪儿?”
顾皎不知朱襄的纠结,指指龙江的方向,“去看一下河堤和我家的鱼塘,鱼苗下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知长得如何了。延之说战场上肉食难得,让我想办法多弄些肉干备着。鸡鸭和豚倒是在大庄上养了许多,只长得慢,怕不够上十万人吃多,只好在鱼上头下功夫。”
这一聊,当真打开了话匣子。
鲢鱼长得极快,新鲜鱼肉好也吃,然最难运输;晒成鱼干,却又腥味过重。此间人吃惯了米饭,面食只偶尔调剂口味,现多了一味红薯做杂粮,更丰富了些;然青州王的兵士从别处来的多,只怕要吃不惯,她还得想办法调和口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