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8)
同样是坐着小马扎, 一个长腿小帅哥,一个油腻手串男;一个风光霁月, 一个地气污浊;一个像是信守承诺,静待佳人赴约, 一个像是等小弟聚齐, 去收保护费的。
对比十分明显, 简直是公开处刑。
马老师终于有点坐立不安,又感觉莫名其妙,不时转头瞪他两眼。
不过那小帅哥不再纠缠, 马老师也就重新开始摆摊叫卖。
来大柳树淘换旧货的顾客, 往往都没什么特定的目标, 一双双眼睛像探照灯,刷刷的全场扫来扫去, 很快就注意到了这边有个清清冷冷,一言不发的俊美青年。
在周围一片片暗淡旧货的衬托下, 更显得神采奕奕。
有不少人好奇地朝这边走过来。但他又明显不卖货,于是反而给周边卖家起到了良好的引流作用。
马老师转怒为喜, 赶紧借这阵东风可劲儿嘟囔。
“……瞧一瞧嘞……本家世代收藏,有些是拆迁拆出来的玩意儿,有些是我的旧藏,本来舍不得拿出来卖的, 但最近看上了一幅珍品古画,手头现钱不够,只能忍痛割爱, 就等识货的咯……”
还真有人在他的地摊前好奇驻足。马老师一身装扮毕竟惹眼,手串盘得哗哗响,一脸的沧桑世俗,很符合有些人心中的“大师”面貌。
“师傅,”有人在他的摊位上翻翻捡捡,“这些古玩是真的吗?”
虽然门口的保安说得很清楚,这市场里不可能有国家禁止交易的文物;但人都有侥幸心理。万一那卖家也不识货呢?万一把宝贝当废品摆出来卖呢?
这事儿还真时有发生。比如元青花瓷小昭,就被卖家当成现代仿品,三十块出手了。
犯法吗?也不算犯法。民不举官不究。
文玩圈子里,在鬼市“捡漏”的新闻也时时发生,再被专业软文渲染一番,专门勾引那些半瓶子水的入门级藏家。
所以那人一问“是不是真的”,马老师就知道是个小白。
他来了劲头,手串一收,笑着招呼人家:“请坐请坐。这些都是鄙人的多年收藏,如今低价出清,合眼缘的您就带走,喜欢哪个?”
“小白”果然被忽悠住了,低声惊呼:“看这落款是张大千的?”
马老板连称“识货”,拿出他那个聚光手电筒,一寸一寸的解释。
“张大千的笔墨,于石涛尤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