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9)
下哗哗的流水声,鞋子一下被浸得湿透。
她原来是身处一艘海船上。
甲板上又是几次晃动,她逐渐找到了规律,在这个巨大的摇篮里保持平衡。
蓝灰色的天空延伸到无穷远处,仿佛给整个世界刷了一层不透明的釉。
海腥味扑鼻,强风刮起她的头发,裹着浓浓的咸味,噼里啪啦糊了一脸。
这船并非她的古装剧里看到过的平底漕运船,而是庞大的多桅帆船。船板间涂着厚厚的鱼脂,甲板上堆满手腕粗的麻绳。
风浪太大,此时水手们正喊着号子降下方帆。脚底声震如雷,藏在船舱里的橹手用力划桨,调整船只的方向。
卷卷白浪舔舐船舷,海平面的一端降临了深沉的黑色。
佟彤顾不得惊叹,捋干头发上的海水,看了看自己的模样。
由于是文物本尊将她直接带入的创作层,她空降之后不用伪装,直接是完美的土着装扮:盘着小发髻,身穿男装,脚下是涂了油脂的防水鞋。
赵孟頫落点离她不远,也正在拧衣襟上的水。他穿的依旧是那身红色官服……
“我是要出使海外的大元官员,恰好搭乘这艘商船,”他扶着船舷上的木桩努力站稳,招手让佟彤过来,跟她对台词,“还要委屈佟姑娘继续做马僮。”
佟彤无语:“马呢?”
他不好意思地一笑:“已经借出去了。”
……算了,不让她打洗脚水就大吉大利。
古代交通不便,长途跨海航线更是艰难险阻。从泉州出发的商船又大又结实,很多官商人士都会作为客人,付费搭船。
这一艘孤零零的船,便是青花瓷盘小昭的整个创作层。那黑雾蒙蒙的大海就是创作层的边界。
看来果然如赵孟頫所说,比较低端的文物,创作层也并不繁复,甚至可称得上袖珍。
佟彤发现,船上的水手们民族多样,简直能组成一个联合国。大约一半是汉人,另有些能明显看出是蒙古人;但还有不少人,穿着异国服饰,梳着奇怪的发型,有些缠着头巾,像是中东那边的,有些摇头晃脑,像是印度兄弟。
在当时的语境下,这些旅居中华的老外被统称为色目人,因为他们有着五颜六色的眼睛。
大元帝国威武,不愧是横跨亚欧大陆的民族熔炉。
忽然有个色目水手大步走来,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