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遇灾(5 / 9)
有的死者亲人不忍心自己的亲人就这样被处理了,死活巴着不放。
军士们得了云风扬的命令就耐心给他们做工作说服,城中到处也贴出了告示,写明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矩。
瘟疫在古代还是很可怕的,所以,再不愿意,最后为了活着的人,人们还是妥协了。
当然为了尊重死者,这些尸体也不是随便一扔就了事,而是很认真地放好在马车的平板上运出去才焚烧了。
天成和云风扬都是认识的,双方也不多话,交接了一下,就各自忙开了。
苏记在很多地方开始布粥,每天灾民到了饭点就可以排队领粥和窝头。而带来的郎中和药材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少年郎中都是玉流景培养出来的,医术自然无比精妙,让京中跟出来的老郎中都自叹不如。苏家出来的人都很低调、温和,这些少年郎中倒是和老郎中们相处愉快,双方一起合作,每天不停地接待伤患,在百姓中为太子和苏家挣足了名气。
第三日,在后方准备的云倾城、莫清休和安慕辰终于赶过来,云风扬也松了一口气。将这边的事务交接给了三人,自己则带着自己的军士赶到钦州替换太子回京城,毕竟太子的身份摆在那里,京中也离不开他。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整,这边灾民都得到了稳妥的安置,在这一个多月里,余震不断。人们虽然心中害怕,但是逃离钦州和秦州的灾民却很少。这主要归功于云倾城等人的得力安排和苏家布粥及时。有吃有喝有住的,谁愿意背井离乡,虽然这边的条件是差了一点儿,但是就像苏家说的,灾难总会过去的。
“今天是肉粥和玉米窝头。”负责熬粥的人向过来巡视检查的天青和天问汇报。
“天气热了,一定要注意这些饭食的卫生。”天成检查了厨房,发现这里的餐具和事物还是很卫生的,就放心了。
“流言,让人贴出告示,让种地的农民到苏家庄子领取稻秧,再派人过去帮助他们插秧。”天青吩咐。
这一季很重要,否则的话,又要断粮一整年了。如果这一季稻子收好的话,这边粮荒到了秋季就能截止了。朝廷也下来旨意,免除这边的徭役三年。有了三年时间的修整,相信秦州和钦州就一定会恢复到以前欣欣繁荣的景象。
“好,我这就派人去准备。”流言迅速地找人写好告示贴在了显眼处。
很多百姓看到了告示都兴奋起来,苏家种植稻子,一季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