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山陵崩(2 / 3)
。
眼看着船儿飘走,陆烁怅惘了一阵,便转身又回了昌平县,着手吩咐下面的事情了。
日子还是要照旧,阖县哭丧三日,家家挂起白帐,换上素服,就在这样的哀乐当中,京师有消息传来,说是朝中争吵不断,关于储君之位上,除了太子之外,不是没有别的人选,高卓沉寂了大半年,突然跳出来,一会儿举荐晋王、一会儿又举荐淑妃之子,上下窜动,做着最后的挣扎。不少朝臣被他带的心里慌慌,不过太子的储君之位名正言顺,眼看只差最后一步便要登顶,自然没有人在这时候跳出来乱嚎,只有几个高卓的旧部,不知是被胁迫的还是真的瞎了眼,竟也跟着上蹿下跳。
最终还是岳阁老力顶千钧,带着一众老臣请了玉罗山的唐老太傅出山,有唐老太傅的佐证加持,加之又有惠崇帝御印金章加盖的圣旨传下来,太子这储君之位没人可以撼动。
太子自圣上大行便日日在内宫服丧,披麻衣、食糠饭,日日不辍,得了个纯孝之名。上下朝臣、三公九卿上书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进宫请君登基,君泣声不止,以德行有亏拒之;朝臣隔日便再请,君再以有侮孝悌拒之;隔日再三请,老臣言辞恳切,君臣终抱头痛哭。太子着冕服、戴冕冠,京中响十二鞭、奏宝庆乐章,新帝终于朝阳殿登基,举朝同庆,改元显德。
显德帝登基第二日,便连下三道圣旨。
第一道追谥惠崇帝为“孝惠帝”,在京中停灵百日,由钦天监择日下葬,朝臣百姓服丧一年,举国同悲。
第二道尊王皇后为圣母皇太后,入主万寿宫,追封先帝嫡后为嫡母皇太后,移棺入皇陵,与先帝合葬。
第三道大赦天下,秋后加恩科,释先帝两位皇子,封废太子为穆王,封先帝皇五子为顺王,封皇七子为泰王。
此三道圣旨一下,便是向全国预告皇位上换人啦,不要再有什么歪曲心思了。
第一道倒是很正常,只是第二道和第三道圣旨却让人着实摸不到头脑。
陈皇后是宫变后饮鸩去世,已同废后,纵然她是先帝嫡妻,王皇后只是先帝继妻,但陈皇后死的污秽,怎么会追封她为嫡母皇太后?再加上废太子居然也被移出进宫得封穆王,许多人想来想去,便不禁自问,难不成新帝这是宽宥陈家和废太子了。
至于晋王和泰王,晋王到底没成事,泰王更是老老实实,因此便没什么人关注了,大家都把眼睛放在废太子和陈家身上,等着新帝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