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心意互通(2 / 3)
他已经缠绵病榻有段时间了,难道他就不考虑自已一命呜呼之后,几个儿子因皇位而反目成仇吗?还是说他有什么倚仗,觉得自已不会出事?
安王监国,睿王辅助,如果他不知道武成帝心中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是睿王,必会像满朝文武大臣一样,以为他想让安王为太子。
父子俩真是演得了一出好戏。
“沈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属下问计。
军令如山,可不是闹着玩的。至少连沈东篱也不敢在明面上不尊上令。
“大军先开拨至范阳城,之后的具体行动再见机行事。”
属下们意会,然后鱼贯而出,开始慢斯条理地安排将士们拔营开拨的事宜。
“哈扎那边进展如何?”沈东篱问。
星少司答,“有些眉目了。”
突厥盟军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哈扎就是他们私下里联络上的契丹亲大周的内应,主要是说服契丹王脱离突厥联盟,削弱敌军势力。
“加重筹码,让他加快速度。”
沈东篱对此很有信心,契丹乃至突厥以及那些小部落,他们的将士虽然勇猛,但他们与大周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周的士兵来自于底层的老百姓,且是非独子家庭,所以即使当兵几年十几年,家中都无忧无惧。而契丹等部落,他们的兵将都是部落的男人以及家庭的主力,每次开战,抽调兵士之后,部落里仅剩下老弱妇孺,宛若没了主心骨。
如今春夏之季,正是草原水草丰沛之时,不拘牧羊放牛,对这些部落来说都能活人,比起拿命来拼,风险太大了。而突厥野心勃勃,气吞山河,明显还不想结束战争。这与北方部落以前利用冬季攻打中原江山时打一路抢一路的方式很不一样。况且仗打得久了,众人思归心切,说服起来不难。
吩咐完这一句,沈东篱拿起纸笔,写写画画,对接下来的战事作推导以及相应的部署。
谢如沫在荆州遇到宇文觉的事也没瞒他,沈东篱离京之后,两人一直保持通信互通有无互诉衷肠,看了谢如沫的来信,沈东篱对目前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宇文觉必反!
栾家牵涉过深,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只能前进前进。即使宇文觉想退,栾家也不可能让他退的。成王败寇,要么助宇文觉登顶,攫取从龙之功,要么就是有遗族之祸,傻瓜都知道怎么选。
此大局势,袁雄兵不会不知道。
在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