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父女相见(2 / 3)
的作用,并且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于女人来说,实在是一味温补食补之药物。
如果能将阿依族产出的红糖送入宫中,一来能提高红糖的地位,且为阿依族创收;二来,自然是解她爹之困了。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呀。
谢如沫将自已的想法和傅香儒一说,倒将他的兴趣勾起来了,“竟有如此之物?”
接着他又问了红糖的来源,得知是甘蔗熬制之后,又问了许多细节,谢如沫不藏私,俱如实相告。
“真想亲眼见一见品一品这红糖。”
“这有何难,爹爹且等上一旬或半月,必能如愿。”谢如沫准备修书一封给沈东篱,后续的事自然由他来安排妥当。
谢如沫在傅香儒的院子里呆了小半个时辰,就有人来请,说是可以出发了。
她来到大门时,车队已经整装待发。
谢婉仍旧被禁足,没能与他们同行去楼观台。对此,谢如沫仅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倒是傅麦冬,尚未归家,从年前就一直滞留娘家,如今两个儿子都顺利进入礞石医学院,她对谢如沫是感激得紧。
“姑姑,你太客气了。”傅麦冬那两个儿子也就是她的两位表哥,看着挺本份的,礞石医学院收了就收了,反正都是要培养人才的,只要品性过关,培养谁不是培养呢。于她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你这情,姑姑领了。”傅麦冬拍拍她的手,没再多言。
傅老夫人出行,谢婉禁足,即使不禁足也不顶用。另两位儿媳必有一位留在傅府看家,老夫人出行,也得有一位陪伴在侧,听候老夫人的吩咐,调度人事等等。于是,她二儿媳留下,三儿媳陪同。
傅麦冬虽也能干,但终究是个外嫁之女,况且她插手的话,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她陪同傅老夫人走完这一趟,也准备归家了。她此行入京的目的算是大部分都已达成,只是她本欲为女儿在京中择一夫婿的,却很遗憾未能如愿。
傅家这边也早早准备妥当,以便出发。毕竟楼观台离京七八十公里,在路上最少得花上好几个时辰。而且二月份,春雨颇多,路上泥泞,其实是不适合出行的,也不知道为何傅老夫人就动了去楼观台祈福的心思。
去的路上,除了前头陪着傅老夫人约大半个时辰,后头谢如沫是睡着到的,她在后世就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坐车的时候总能睡着,不管是什么车,飞机也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