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嘴上跑火车(3 / 4)
我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心里还有几个盼头,第一个盼头就是政策稳定,农民怕变呀,怕一夜醒来上头的政策变了,家庭承包制又改成了大锅饭的生产队,我在下乡的时候,看到有的农民对自己的承包田疏于管理,投入不多,特别是对冬种很不积极,抛荒现象严重,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抛荒?他们说,小金,你一个黄毛小子懂个啥,说不定明年这水田归别人种了,我干吗傻乎乎的往里砸钱?我说放心吧,政策不会变的,农民们都笑我说,小金,这年头耍嘴皮子的最不靠谱,你小子凭啥给我们保证,你的保证就象东海的台风,刮过去后就没了。”
主席台上的余省长和穆主任微微一笑,互相看了一眼,穆主任插话问道:“小金同志,你有办法让农民兄弟相信吗?”
“报告领导,我没办法,我有办法也不方便说啊,在座的都是前辈高人,我只有反映问题的资格,解决问题归领导们负责。”金恩华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农民第二个盼头就是政策宽松,不怕大家笑话,我的爷爷名义上是个农民,其实他没种过几天田,他是个走街窜户的小货郎,干农活还不如我,可我爷爷看问题有点眼光,有一次他对我说,这家庭承包制不是万能药,我当时就批评我爷爷的落后思想,没想到我爷爷骂我道,臭小子,你懂个屁,一年四季,那点点承包田用不了两个月就侍候完了,所以这承包制只管农民两个月,国家怎不拿个管农民一年四季天天有用的政策呢,我想也是啊,那十个月,你让农民兄弟去干啥,难怪农村迷信多打牌多,闲聊吵架更多,这计划生育也不好搞,天天闲着没事,坐在床上守着老婆,不想生孩子还能干啥,要换了我,也会那样想啊。”
台上台下笑声一片,还间或响起阵由衷的掌声。
“我们农民的第三个盼头,就是政策对头,我下乡时碰到农民最抵触的问题,就是他们对我们的干部,有很大的意见,我们有些干部习惯于坐在屋里想问题,不作调查研究乱拍脑袋做决定,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不久有关部门号召绿化荒山荒地,好么,下面有人就乱了套,下了个水稻田埂上种树木,这不是乱弹琴么,难怪农民兄弟对我说,小金,天下最傻的人在你们政府里头呢,那好比老娘老婆同床睡,没法干活呀。”
台下大笑,主席台上的余省长摆摆手,笑着问:“小金同志,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金恩华挠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报告领导,当时我刚上任不久,也没啥好办法,就下了个通知,某某某几号文件是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