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急中生智 (2)(44 / 49)
略要冲,算得上兵家必争之地。"李红年搓着双手,不好意思的说道,“其他的嘛,还得你这大乡长来点拨了。”
"嘿嘿,一点个人的浅见,"金恩华一面看着地图一面说道,“我们月河在经济意义上来说,是青岭县南部几十万人的经济和生活中心,你来看,南面的黄土山区,南北宽三十公里,东西绵延六十多公里,包括乐海县,生活着二十几万老百姓,我姐姐的家就在那里,以前我每年都去那里,据我初步估算,他们输出百分之六十的物资和需要运进去百分之七十的物资,都是从我们月河进出的,当然,确切地说,是经过我们月河进出的。”
肖兰辉悄悄地走进来,手里拿着几个馒头和一碗豆浆,朝李红年示意着。
李红年点点头,向肖兰辉做个噤声的手势,又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肖兰辉没说话,把馒头和豆浆放到办公桌上,坐到了李红年旁边。
金恩华朝肖兰辉看了一眼,抓起一个馒头咬了几口,看着地图继续说道:“我们月河乡的东面,是以青西镇为中心的城东区,人口十多万,虽然面对大海,却也是交通不便,他们和外界的陆地联糸只有两条通道,一是通往县城的公路,要经过高高的青岭山,一山相隔,汽车要爬四五个小时,路破山陡,事故不断,自古就有青岭高三千,走路走半年之说,另一条呢,就是水路,他们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东西,都是通过庄河,经过我们月河乡进出的。”
"所以,再加上月河周边的几个乡,我们月河街的初四初九集市日,素来就被称为天州第一市,可惜近几十年来慢慢衰落了。”金恩华坐回到椅子上,端过那碗豆奖一饮而尽。
肖兰辉深有同感地说道:“月河是个好地方,真正的制约是没有公路,陆地经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交通经济,只有水路没有公路,就象人一条腿走路一样,走不了也走不好。”
李红年点点头,“是啊,咱们月河以前没能人,黄书记不在行,黄付书记没人撑,几十年了,平均每个人不到半亩水田,越过越穷了。”说着朝肖兰辉一笑,“肖主任,我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对黄书记不敬的意思哦。”
"我只是我,"肖兰辉看看金恩华,诚恳的说道,“我理解李部长的意思。”
金恩华含着笑,有点调皮地看着肖兰辉。两人的目光相接,肖兰辉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红晕。
李红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