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世宗朱厚熜——最是愚蠢大智慧(18 / 23)
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饿着肚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到整体战局的配合,大抵是需要三支到五支军队相互配合的,一支要以绝对优势,去欺负数量少,兵员不足的敌人;另两支军队一支佯攻,迷惑敌人;另一支牵扯敌人的增援部队,让敌人无法会合。这种配合作战的方式,始终能够形成局部战场上的优势,才能够打败敌人。
想象一支半年没有吃过饱饭,饿着肚子,举着沉重狼筅,光着脚板的部队,你让他们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自古皇帝不差饿兵,这些当兵的肯定不会干的。再者说了,明军的敌人机动性超强,这边兵部却禁止战士骑马,所以但凡交火,百分之一百的,士兵一听说敌人来了,就端着要饭碗掉头就走。饭都不让人家吃,你凭什么要求人家乞丐浴血沙场?
所以戚继光要想打赢他的战争,就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吃饭,二要骑马,三要张弓——只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明军才能由丐帮转型为一支战斗军团。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戚继光的这三个要求,又是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政治上不正确,仗打赢了也没用。
所以戚继光一琢磨:“咋整呢?这仗不打是个输,打也是个输,要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输到家的惨局呢?”
“要不我干脆上书吧!”戚继光想。
上书,就不能说上级领导的决策不对,你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敢说上级领导不对,嫌命长了是不是?
可也不能说上级领导正确——正确你还不快点去执?要你这些当兵的,就是替领导执行的,虽然你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死掉,可这跟领导有什么关系?领导照旧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戚继光要上书,要纵情讴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还要不去执行领导的决定——若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是一个灵敏的政治头脑。
如此一来,戚继光就让自己从一名军事家进阶到了政治家的行列之中。
政治家戚继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充分肯定朝廷不发士兵饷银,不许战士骑马,不许战士用弓箭,强行让士兵高举狼筅等一系列政策的前提之下,想办法忽悠朝廷给士兵发点饷银,让士兵临战时骑马操弓,扔了缺心眼的狼筅……只要完成了这几桩历史任务,明军到了战场上,决没有输的道理。
要知道,大明时代,明军与倭寇的战斗兵员相比,是数万甚至数十万比一的比例。实际上大明是没有任何理由闹倭寇的,撂着数以百万之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