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战争结束(6 / 9)
应该说,邓尼兹才算是希特勒真正的继承者。在希特勒自杀后,根据他最后的遗言。希特勒将赫尔曼·戈林和海因里希·希姆莱从纳粹党里开除、撤去它们所有权力,并任命邓尼茨为他的继承者。作为帝国联邦大总统和德意志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而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成为政府首脑和德国总理。
希特勒认为,德国陆军、空军和党卫军又不执行希特勒的攻击命令)都背叛了他,只有海军能信任。
而在戈培尔自杀后,邓尼兹成为即将崩溃的第三帝国的唯一代表。
由于邓尼兹也曾经去过中国,并且就像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等名将一样,也和中国的一些将领有着比较亲密的接触。所以当邓尼兹开始和中国进行接触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国防军将领们的礼遇的。
毕竟不管是否打过仗,彼此间私底下的交情还是有的。
不过关于无条件投降什么的…
咳咳…
虽说蔡锷等人都很同情邓尼兹的遭遇,尤其是同情德国的遭遇,毕竟接连战败了两次,德国想要再起来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不过无条件投降毕竟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虽说如此北京方面还是给了他们一条命令。那就是要求他们尽可能的在盟军前面进入柏林。
对于先入柏林的好处,或许盟军理解的很深,但是国社政府也不会比他们差。
对于这点,邓尼兹也很了解,并且他也想凭此要挟一些什么。
只可惜,在希特勒死后,柏林守军原本就被原子弹给摧毁的差不多的战心,此刻已经彻底的崩溃了。要是城外的联军真的开入柏林,恐怕一天的功夫就能彻底的占领整座柏林。
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邓尼兹却已经允许国防军先一部分进入城中。而这么说,事实上已经代表了邓尼兹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
其实不愿意也没有办法,毕竟此刻无条件投降已经是德国唯一能够选择的结果了。
至于别的结果他们并不是不想。只可惜没有这个实力。
而在得到允许,可以将一部分部队送入城区后,蔡锷很快便抽调了一支极为精干的部队,先一步进入城中并且在已经成为了废墟的柏林举办了一场入城式。
当然。这个时候蔡锷也对俄国人发出了邀请,只不过要求俄国必须要在中国军队的后面入城而已,毕竟这场战争主要是靠中国才能获胜的。尤其是俄国,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