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6 / 12)
让他们跟着美军打打顺风仗或许还没什么,可如果是硬仗的话,他们不拖后腿恐怕就已经是好事了。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人虽然对眼前的景象十分喜欢,却并没有真的以为有了这么多的人拥护,自己就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毕竟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个中国存在的。
因此在拿下了诺曼底后,仅仅只是稍微休整了一下,盟军就重新将枪口对准了柏林。虽说眼下盟军距离柏林的距离要比联军远,但是盟军却是打算一路从诺曼底打到柏林去。
“无论如何,都要抢在中国人的前面。”
乘坐在吉普车上,一个50多岁的老将大声的喊道。
乔治·巴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极为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
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传统家庭。18岁时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获得入西点军校的保送资格。1909年6月,巴顿军校毕业,随即以少尉军衔赴美国第一集团军骑兵部队服役。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二军军长,他从到达第二军的那天起,便全力以赴地整肃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涣散的软弱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迅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突尼斯战役不久,巴顿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