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决定空战高度的人(4 / 7)
。因此,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的设计者库尔特·坦克为了提高以超高空性能为首的整体能力。就促成了ta152的诞生。此战斗机以在12500米高度有76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为目标,作为“终极的螺旋奖战斗机”,背负了很大的期望。
此战斗机的特点是,以fw190d-9型为基础,更强化了其超高空的飞行性能。与fw190d-9型主要的区别是,换装了超高空用的发动机,增压座舱,以及大纵横比的机翼,为了加强武装,更第一次在fw-190系列的机体螺旋桨轴内装备机炮。
只可惜,这种战斗机服役的时候,已经是1945年了…
不能说fw-190的性能不好,只可惜他们这次的作战目标是在7000米高空上的h3和zd20…
这时的德国尚不是后来那个飞行员死的差不多了的德国,因此战斗机的飞行员的技术都相当老练。再加上fw-190的滚转率和火力还有防御力都是优势,因此虽然zd-20突然从高空俯冲而下,但德国人也没有如台湾海峡上空时的日本人一样,成了待宰的羔羊。
不过在7000米的高空,面对着高空高速性能相当好的zd-20,fw-190的飞行员们却依然有一种无力感。
另一方面,空中飞行的轰炸机则是在继续着对地面德军的轰炸。
面对着国防空军的轰炸,地面的德军依然在用88mm高炮还击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军用飞机技术,尤其是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军用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大大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小小修改就可以对空的火炮,再也不能满足需求。这意味着当时现存的防空炮几乎全部失去了作用,然而当时只有很少的国家针对这个状况设计新型的防空炮。
根据这种状况,德国军方决定设计一种比以前威力更为强大的防空炮。这种新型火炮要有更高的出膛速度以保证射击高度,并且要有更高的射击速度。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受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几乎被禁止制造任何武器。为了躲开条约的限制,德国决定由克虏伯公司与瑞典的波佛斯公司共同研制这种新武器。
最初设计的原型为75毫米口径,在军方的要求下,被改为88毫米口径。以适应射程,威力等各种更高的要求。
88毫米炮在二战中并不是只因为它的防空性能而闻名,而是由于它的多用途性,尤其是反坦克能力而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