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沧海(7 / 15)
、“浙系”主要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军长江的具体部署。
就在万事即将俱备之时,“东风”却提前来了,而且相当给力,一场飓风光临羊山。敌人进攻可以还击,飓风来袭就只有干瞪眼了。郑军损失相当惨重,郑成功打仗又喜欢带着家属,结果六位妃嫔、三个儿子都被刮到海里淹死了。
郑成功大为震惊,只得宣布散会(其实早被吹散了),率部返回舟山。舟山已成一片荒岛,没办法长期立足,郑军又于九月南下福建。
还没动手就挨了当头一棒,郑成功抑郁得想撞墙,一路上直拿沿海的清军出气,相继攻克台州、海门卫、黄岩、乐清等地,最后返回金门休整。
永历十三年(1659年)二月,郑成功、张煌言再次准备北上长江。四月底,郑军进抵浙江定海,经两日激战后全歼守军。
郑成功攻占定海,本意是想造成进攻宁波的假象,调出驻防江南地区的清军前往浙东增援。清军果然中计,两江总督郎廷佐调兵驰援浙东,江南地区的防守更加薄弱。
五月初,郑成功、张煌言率十万大军、三千多艘战船从定海北上,于十九日经吴淞口进入长江。
在强大的郑军水师面前,清军在长江的防御体系纯属小孩儿“过家家”。郑成功经过江阴时,嫌地方太小,打都懒得打,大摇大摆就过去了。一直到六月十六日,大军才像模像样地在瓜州打了第一仗。二十二日,郑军在镇江大败蒋国柱、管效忠的援军,两日后占领镇江。二十六日,张煌言率领的前锋部队已进抵南京城下。
得知南京告急,清廷举朝震惊,舆论一片哗然。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当时在北京为清廷效力,根据他的描述,遭遇这场突然的变故,顺治帝瞬间秀逗了,打算卷起铺盖回东北老家。挨了孝庄太后一顿臭骂之后,顺治帝才渐渐平心静气,与廷臣商讨应对之策。
朝堂如此,坊间的混乱更是可想而知。当时的北京人心惶惶,很多人甚至产生了南下投奔郑成功的想法。(东南之客,皆惶怖思归,至有泣下者。)
由于清军主力集中在西南进剿朱由榔、李定国,北京已经无兵可派,只有在六月底急调进攻贵州的部分八旗兵回援南京。
这支援军有两个特点:数量极少、身心疲惫。——兵力有限也就算了,居然还是在贵州被揍得鼻青脸肿,被其他轮战部队换下来休整的,这玩笑开大了吧?
无论这支援军是否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