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要致富,建公墓(4 / 5)
年开始,就连火化后用来包着骨灰呈给家人的红布都要加收五元,真可谓是算计到家了。
穷人家是死不起人的,远在几百里之外的一些穷乡僻壤的农村百姓家,有的甚至连老人去世后送去火葬场的车费都掏不出,更别说停尸费、火化费了,可人死了不烧是要受重罚的,所以火葬场门前一年总能捡到几十具无主的尸体,火葬场知道这是把死人送来就不管了的穷人家尸体,这些尸体大多烧掉后把骨灰积攒起来,隔三岔五的送去山沟里倒掉。有些尸体则被山城卫生学校要了去,泡在福尔马林池子里,留着给学生们上解剖课用了。
说完了穷人家,与之对比的自然就是富人家了,山城尚没有公众陵园,而在火葬场寄存骨灰盒对于一些有消费层次的人来说又觉得档次低,不太接受,在野外埋的话,最近土葬管理越来越严格了,谁知道哪天还得把棺材挖出来另迁别处?相对于穷人家死不起人来说,富人们则是能死得起,却有钱也买不到优越性。
民政局编制有限,虽然在政府中属于富裕部门,可让他们自己建公墓,却是即缺人又缺钱,严重的力不从心,但要让他们把这块巨硕的肥肉拱手于人,他们当然是不肯的。
由于这场市场刚刚放开,懂得其中关要的人寥寥无几,民政部门又有意抵制,所以尽管公墓在山城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民间却几乎无人知晓。
海哥这几年先抢占了装潢材料市场上的绝大份额,之后又在李泽涛和王宇的帮助下把事业很是扩张了一番,由于他有黑道背景,又是在建筑行业中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如今已经积蓄了极广的人脉,在山城绝对算是个名人。
在林紫纹有意的潜移默化下,海哥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善人,这虽然和他的背景不太相符,可更使他的地位更上了一层楼,所以政府下了决心一定要建公墓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横跨黑白两道的商人,名声好,做建筑行业生意,财大气粗,这样的人选对政府来说再理想不过了,何况海哥可以算是紫禁城的旁系,背景靠得住,手里又有两处采石场,别小看这两处石场,修公墓用的最多的就是它们炸出来的石头,这年头不是最讲究资源整合么,这可是大优势啊!
在96年,民政部门还没有后来那数额惊人的彩票收入,要找钱唯一靠得就是在死人身上发财,既然吸纳民间资本建公墓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民政局长破天荒第一次,带着手下,用公款请商人身份的海哥吃了顿饭。
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