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徐笑庸(3 / 5)
后如同一个发现了国家宝藏的探险人一般欣喜若狂,紫禁城有能人,这下找到宝了!
开始时徐笑庸和幕僚的看法一样,认为这个能人是紫禁城日用化工厂的总经理郭德刚。可工商局长却否定两人的猜想,断言这背后一定另有其人。幕僚觉得这个人应该就是紫禁城背后的投资者,工商局长也赞同他的观点,可又说自己和紫禁城接触这么久,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个人。
办事之前一定要先知己知彼,徐笑庸考虑过找那个和紫禁城关系密切的王宇局长问问这件事,可他刚上任时就听有人说过,这位王局长虽然也是刚上任,却已经是山城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了。徐笑庸敏感的觉得紫禁城发展这么快很有可能涉黑,虽然这个时候只要紫禁城不犯黄赌毒他就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可冒失的接触王宇很可能让紫禁城背后的人戒备抵触,所以他没找王宇问这件事。
幕僚在工商局长提供的紫禁城企业名单上有了新的发现。在这份名单上有许多挂名紫禁城的单位,其中有几个甚至小得和家庭作坊差不多大,幕僚初看到时还以为这些小单位和紫禁城只是同名没什么关系,可既然市长说紫禁城极有可能涉黑,那这些小单位可就不可能是冒名的了,一定是紫禁城自己做的。
一家生意这么大的企业还会去做家具生意?新市长看着名单上最后一个以紫禁城冠名的小厂,觉得这和紫禁城的风格很不相符。哪知道随口一问,工商局长的答复令新市长愕然,这家木器厂的注册法人是,洪蓉?
再查之下,在确定了这个洪蓉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洪蓉之后,徐笑庸不再顾虑紫禁城有涉黑嫌疑和崛起速度超常等问题,马上筹备接触紫禁城,准备用它做自己在山城工作的突破口,做将来接纳山城再就业人口的第一大户。
如予取之,必先予之。求人办事哪有不提东西上门的道理?徐笑庸虽然已经贵为山城的二号人物,并且手握实权,可毕竟初来乍到,又是接触紫禁城这种“有背景”的大企业,还是得先给人家拿出很大的好处,才能开口求人办事的。
可惜这紫禁城发展的好好的,新市长同志和幕僚研究了半天,也没想出讨好人家的办法。
这天晚上,在自家饭桌上吃饭的时候徐笑庸正为这事犯愁,市长夫人手里的财经报上的金融版让市长眼前一亮。
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这几年大公司大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后飞速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徐市长想起自己上任前到省里见领导时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