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资本(2 / 4)
被取代,上小学后白泓的理想由护士变成了天文学家,目标是以自己的名字给新星命名,还要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天文学家的理想又变成了化学家、作家、发明家……随着一天天长大,早熟的白泓渐渐比同龄人先放开了不切实际的理想,转而准备先认真打好基础,将来做什么等长大以后懂得多了再决定。
和林紫纹的接触让白泓把这个下决定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从钻研股票市场的过程中接触了资本运作后,白泓发现自己对这一行的喜爱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爱好,有林教主这个意识超前的明师指点,白泓进步神速,渐渐的她觉得自己这次应该是选对了行,开始把课余时间都放在了这方面上。
在90年代中期,资本二字在国内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敏感,但还是受到很大程度的排斥,而资本运作这个以钱生钱的过程本质上来说虽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国有经济、大锅饭、铁饭碗还在舞台上唱大戏,谁这时候要是敢跳出来说我要搞资本运作,我要买卖赚钱,那不管这人做的多好创造了多大价值,也只能落一个四个字的评价,投机倒把。刚刚开放的社会对一切与资本有关的东西还在谨慎的尝试着,不光老百姓不懂,许多方面对此还很排斥。
所以在这个时候,白泓是无法从电视、报刊和各种资料里找到和资本运作有相关字眼的内容的。林紫纹教给白泓的资本运作知识并不仅是简单的资本项下活动,而是涵盖面更广阔的,把其它许多种能为资本带来收益都包括在内的经营活动。即使聪明如白泓,因为年纪和阅历等许多关系也无法一下子吸收学习这么多东西。
学到的东西越多,白泓就觉得自己懂的越少,好在有林紫纹这本活辞典在,并且还有山城这块自留地可供施展,抛开了股票和那些无聊的K线图各种指数后白泓很快就投入到了林紫纹把她引进的新领域里,缺知识问林教主,缺实践就在身边挖掘;年前白泓已经完成了两项成功的兼并重组,只是这两个小单位说起来没有那么风光,一个是手套厂,一个是废品收购站。
白泓像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对资本运作着了迷,她的1995年短期目标是给林教主的牙膏厂和药厂做上市筹划,争取在1996年让这两家企业上市一家,籍此融资滚大雪球。林紫纹也觉得白泓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她似乎是天生就对政策、商业和资本有一种全局观,林紫纹认为应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好好在这方面对白泓培养一下,各方面的优势都摆在那里呢,得天独厚的白泓将来肯定能成大器,林紫纹自然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