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盘点1994(2 / 4)
税,而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十多个紫禁城某某分厂。最初时一个小塑料厂悄悄更了名转行去生产紫禁城牙刷,并没有人在意,可之后没多久,从一个洗碱厂改名后生产起紫禁城香皂开始,手套厂改名去专职给紫禁城厂生产劳保用品、铸铁厂转名转产生产起机床设备、土产加工厂变成了紫禁城的下属部门、砖厂变成了紫禁城建筑公司的子厂,无论是个体的、小集体的、大集体的,都悄悄转至了紫禁城麾下,没给政府制造过一丁点儿麻烦,没带来一个失业人口,没敲锣打鼓没四处邀功,一切工作都在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
做这些事并没有让林紫纹投入许多资金,他也没在这上面故意占别人什么便宜。当然吃亏的事林教主不可能做,借用一个还没流行起来的名词说,这叫双赢。就拿砖厂来说,那家砖厂以前平时一年开工九个月,还要因为下雨停产大约三十天。暴发户的几十万资金一注入后这个连开资都成问题的砖厂瞬间就迸发出了活力,买翻斗车建新砖窑,推荒地盖木棚垛放成品砖,价格战也不用再参与了,所有产品自产自销,全用于紫禁城自己的建设项目,以前运砖的拖拉机直接淘汰,紫禁城有自己的建筑车队,更省了一笔重复投资。
收购、改造、整合,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林教主的棋局越布越大,外有广阔的全球市场等他去开拓,内有山城这弹丸之地可以任他随心所欲的捏方揉圆,赚回来的钱转瞬间又投入到了各项建设当中去,底盘越扩越大,影响越来越广。
秋天的时候,山城的许多老百姓突然发现,今年的山货突然比往年贵了,有些收购的小贩甚至把手推车推到了山脚、村口,仿佛这些山里货一夜之间就升了值,成了小贩们争抢收购的紧俏货。老百姓们乐得得到实惠,小贩们也从中赚取不菲的差价,这笔交易双方都很满意,山货就此源源不断的送到了紫禁城的收购部,只是闲了像往年一样坐在自家大院里等着收购山货的土产公司。
入冬后,一年一季的秋收结束,山城土产公司的上下员工们无奈的看着仓库里寥寥的数袋山货,知道今年的奖金、来年的销售计划全盘泡汤了。面对有合作计划的药厂的厂长们打来的询问电话,土产公司经理只能报以苦笑,人家紫禁城开出的收购价比土产公司答应卖给药厂的最后售价还高,许多东西还自己统一加工,做事死板的土产公司拿什么和人家争。
靠山吃山的计划就要实现了,在当初林紫纹画的四个圈圈里,人参、木耳、蛇、蛤蟆都将要明年派上大用场,制药厂和美容院对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