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好惨!其他员工有样学样来找(5 / 6)
是我不愿意给钱,而是以后很难约束其他工人,我还举了几天前金利军的事给他们听,并把金辉签过字的《用工协议》拿给民警看。民警草草地扫了扫眼,又想了想同我说:“我知道是他不对,你看能不能这样解决,不需要全部支付,付七成如何?”
我还是不能接受民警的说法,我说:“这事劳动部门也知道了,我确实没有错。”
民警说:“你说的我知道,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了,为几个小钱万一弄出什么动静来太不划算是不?这次你就给我们点面子,接受我们的调解,下回有事我再还你一个人情,你看如何?这点小钱对你来说真的没什么花头,支付了算了吧。再说了,这种农民工,为了钱,什么话都说,你能跟他们讲得拎清不啦?”
既然民警都这样说了,我还能说什么?我原本也不想扣任何工人的血汗工钱,我也是为了执行厂纪厂规才被迫而行。再说了,此事已经在厂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威慑其他工人的效果也有了,我见台阶便下了。
我对民警说:“你们都这样说了,我再不给你们的面子也是自己不识相了,行吧,明天让他来拿工资,因为车间还没报上来,我也不知具体是多少。”
民警说:“你同意就好,呵呵,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工人素质普通偏差,你们也不容易。”
我笑笑说:“麻烦你们为了我的事跑来跑去的。”
民警说:“不麻烦,事情解决就好。”
小工厂与工人就是冤家的关系,如何留住工人,除了薪金、工作环境以外还有很多因素,非任何知名企业知名管理模式所能仿效,因为时代不同了,队伍不好带。民工荒将成为制约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东莞如此,温州如此,义乌也如此。MADE IN CHINA的世界小商品格局已经在向东南亚倾斜,不久之后,中国不再只是廉价劳动力的国度。取而代之的将是越南、印度、柬埔寨等。
我相信富士康的当家郭台铭所说的,每年员工的更替比例是四成,我也相信郭台铭要把企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实情。这不是政府所能宏观调控的问题,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经济的崛起让民工们的想法也跟着崛起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不清也道不明。
我特地用了一些篇幅来写工厂与工人间的恩恩怨怨,就是想说明一个事实,民营小企业的工人太复杂,民营工厂主的日子就是在各种煎熬中度过的,日复一日。外界又有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