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这一跤,摔在师傅的好手艺上!(5 / 5)
徐先生货全收下了,但提出了第五个问题,抛光不好,很多地方没抛光滑,毛刺太多。这个问题我问了问师傅刘水,刘水说,抛光上的事他也只知皮毛,建议我发些货去抛光厂加工,这样可以赶速度,也可以学习一下别人的工艺。
我觉得刘水的建议相当不错,就照办了,而且,去抛光加工厂时还特地带上了刘水,让他偷学技术回来。事实证明,这招很管用,刘水三下五去二就学会了。
至此,感觉在这系列手镯上面临的问题都全部圆满解决。问题是解决了,但心情还是有些压抑,并没有因此变得豁然开朗,冥冥之中还是预感有什么事会发生,做得不顺手。
如果此时,我能罢手停止这个系列手镯生产的话还来得及,但我意识不到。因为在网上发布了几个月信息之后,询盘最多的就是这个系列的手镯,所以我也很想很想做下去,想以此为我厂的主打产品。我一直在寻找主打产品的突破口,但始终寻找不到,飘移不定。从项链、戒指、耳环一路PASS过来,我也基本上悟出了个基本道理,那就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只有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能保证利润。
因为这系列手镯技术难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厂家少,市场竞争力小,这也是误导我继续生产下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发完徐先生的货,已到年关,五千只手镯整整生产了一个多月。
我仔细地想了想,这样生产不行,产量太低了,产量低成本就高出好几档,明看是有利润,细算之下无利可图。解决产量低的问题就是上人手。于是,我就想快速扩招工人。只有工人多了,产量上去,相应的费用降下来才有利润产生。利润才是维持工厂日常所需以及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无利润,工厂只能是像那些国有企业一般,一步步地滑入深渊,走上永不回头之路。这点,我想得很清楚,想得清楚并不一定行动起来就正确。
正是这个想法,让我在不久之后的来年亏进去四十多万元,一笔沉甸甸的血的教训!
电影《A面B面》中有句台词“不是黑暗没有光明,而是我们等不到光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