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创业,需要贵人相助(4 / 5)
我没有接话,我在等“但是”之后的话,不管“但是”后面是什么,我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把这个“但是”化解掉。我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我不能让这个“但是”毁了我这根救命般的“稻草绳”。
我等了几十秒钟,陈老板还没有将“但是”之后的话说出来。这下我可等不及了,我急啊,于是我试探性地问:“陈总是担心我资金上有问题?”
“不是,这个投资主要是机器,机器我可以先提供给你,如果你以后不想干了可以还给我。”陈说。
“那陈总是担心我掌握不了这技术,还是担心我招不到工人?”
“都不是,我在想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方便说出来吗?”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想啊,我这里有活,你那里就有活,我这里没活时你怎么办?这还不是与我自己生产时遇到的问题一模一样?我帮不了你大忙,也不能因我的私利而害了你,你说对不?”
我听陈老板这么一分析完全在理呀,他这边没活,我那边就没活,没活时工人要走,在哪儿都是要走,不可能在我这儿就不要走了,天底下也没这道理。
陈老板递给了我一支烟说:“别急,事情得想周全了再干,匆匆决定干不成好事。”
我说:“不急不急,慢慢再想想。”
其实我心里想得比谁都急,我能不急吗?这可是等了多少日子盼来的好事,这事儿要是黄了,我从哪儿再去找这么好的机会。
这时有个员工进了陈老板的办公室跟陈老板说,车间有个贵州人同安徽人打起来了。陈老板让我在办公室里坐一会儿,他自己下楼去看看。
陈老板走后,我留在办公室里苦苦思索要不要干,要干又如何处理没活干时的空档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干下去。
我当时非常非常想干,我也觉得加工这行当真的不错,关键还遇上了这么一个好东家可以免费提供机器支持。至于赚不赚钱或是赚多赚少我真没去想,我要的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我相信只要自己起了步,就像船扬帆上了海,乘风破浪是迟早的事儿。我很自信,自信源于我对义乌工厂的认知度,绝对不是盲目的自信,更不是现在自吹自擂。
光想没用,想得太多不行动,那就是空想,颓废了自己,误了时光。不管未来如何,不管结果如何,不管前途是阳光还是阴霾,“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