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刹那芳华(2 / 6)
。
我苦笑道:“老爷子,今天晚上说不定还有恶战要打,喝多了恐怕会误事。”安德烈老头可也不勉强,不过还是坚持:“那好吧,这是最后一杯,我也不喝了。”我很喜欢外国人的直率,起码比较好糊弄,端起杯子来就喝了。
两杯白酒下肚,面红耳热的,踉踉跄跄的走出去几步,拉住小剑:“给……给老药发电报,通报一下情况,别让他们也跟着吃亏。”药劲他们那一伙人比我们幸福的多,有外兴安岭基地可以驻扎,明天才正式开始东征。
天气冷的很,大家都冷的不得了。安德烈老头看的直皱眉头:“去,去厨房,把天然气管道连接上来,制造几个临时的火炉子吧,这样下去会冻死人的。”于是就有兄弟去铺设连接的软管,剩下的人们开始制作简易的炉子,好在有人在一间储藏室里面发现了不少炉筒子,正好搬来用。
人多力量大,办事就是快,不一会儿,我们就用上了自制的火炉子,这下子总算暖和起来了,我由衷的感叹:“老爷子,还是你们有办法。”老头子这下得意了,哈哈大笑:“那当然了,你们中国的工业基础,都是我们帮忙搞的……不过现在你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快赶上俄罗斯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一点都没有。所以只能指望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支援支援。按说当时的斯大林同志还是不错的,不但援助物资,还援助技术,不但派来科学家,还抱来图纸,从选址到施工,到进口设备,到安装调试,到营业生产,前苏联科学家团队本着阶级弟兄的热切心情,恨不得把一切学问都倾囊相授,后来恨铁不成钢,干脆就自己动手开干了……
不管当时的苏共和土共高层怎么操作的那次对口支援,两国在民间交往上,仍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友好高度。没有当年的苏联对华援助,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国民工业会何时才能起步,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工业化革命,毫无疑问,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才完成的。由此中国工业才具有了初步的造血机能,使得整个民族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没有那些基础,我们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什么有影响的大国,最有可能和印度一样,变成畸形发展的样板,整个工业被世人所嘲笑。
我倚靠在墙角,感慨万千,想白云苍狗、世事如棋。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当世大国,从古至今,多少恩恩怨怨,远在清朝时期的《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就不说了,单单是我们建国这六十多年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