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11 / 13)
事情都扎了堆儿了,又添一事,气得他们在心里把保泰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保泰并不知道自己被两个堂兄弟给埋怨了,他心情很好,儿子要成家了,继妻还非常体贴地让他去为儿子求封世子。老婆这样贤惠,真是个好人,待淑怡更好了。两位老福晋知道此事,又看世子之位已定,不但对儿媳妇满意,对未来的孙媳妇也给了高评价——石家教出来的女儿至少是贤惠的。
这样的情绪也影响到了广善。有了继母之后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又有舅家人偶尔添上那么一两句,即使继母素来表现不错,广善对她也是有点儿敬而远之。又有媳妇是继母的侄女儿,这感情就更微妙了。直到旨意下来,广善始觉平日里枉做小人了。
大家心里明白,侄女儿与亲儿子还是不能比的。淑怡能这样做,正是大度的表现。
淑怡长出了一口气,日子也就这样过了吧。打出了招牌,以后保泰、广善乃至老福晋都会照顾自己的儿子,宫里还有姐姐撑着呢,坏不了事儿。委屈不是没有,今天看来也算是值了。
接完了旨,保泰反而不好意思上了,淑怡只是说:“你先别高兴,大阿哥封了世子,他的亲事可就不是原先的办法儿了。得从头理一理,我原就额外备了份子,这会儿正好拿来用,却也还差了些。”
“我说呢,先时你叫他们多支了银子买东西,原来是早就……”这小报告是谁打的,就有待商榷了。
淑怡哼了一声:“咱们要是敢临时改了主意,内务府还不得把咱们怨死!”
保泰嘿嘿一笑:“他们要骂也是骂我,老五老十二嘴上功夫有限,就是说到我脸上,也没什么。”
淑怡真想翻白眼。
—————————————————————————————————————————
家事顺了,朝上依旧不顺。
括隐正在进行中,胤礽等的人来没来到。李光地是个能人,这一点胤礽知道,但是想让这个能人出一把力,还需要努力压榨他。胤礽等的这个人就是李光地的学生,杨名时。
这个学生还是真学生,称得上是胤礽的师弟。杨名时不但是李光地当考官取中的,而且在考中之后还继续师从李光地“受经学”。
此人为官称得上清廉,而且有着与施世纶一样的嗜好:爱为弱势群体撑腰。康熙有言“名时督学,有意弃富录贫,不问学业文字”。正是眼下杀富政策合适的执行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