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皇帝从来不简单(6 / 11)
个“大妞”,使人送给红袖去训练,便结束了本日的面试。乌云珠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串子的保母、乳母,李甲氏、李佳氏问过格格好,识趣地告退。
淑嘉拍拍手,张开双臂,乌云珠咯咯一笑,扑了过来:“额娘,我想你了。”
“你哪里想我啦?”
“哪儿都想!”答得很是坚决。
淑嘉抱起她,这小丫头的份量比不上她的哥哥们,这让淑嘉颇觉庆幸:“来,额娘看看咱们乌云珠有没有记住昨天的功课。”
“嗷呜~又背书……”
淑嘉抬手打了她的小屁股:“又作怪,来额娘给你讲故事~”(大家不要对她的教学方法抱什么希望了,改良版的童话故事,真是教坏小朋友啊)
在母女两个玩亲子游戏的时候,宫外养老的太妃们忽然接到了太皇太后的召唤:来陪我玩哄我开心啊~
不但要自己去,还要带个孙子去。大家都说八旗纨绔什么的,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有些一刀切,并不十分公平。不少在旗家庭还是很重视子弟的教育的,比如现在的皇室。这些孩子们比同龄人觉得还辛苦,这一点让人非常淡蛋:他们的学习任务比要靠考四书五经的成年人还重。真是不知所谓!历史证明,这个家族的人才,都不是读书读出来的,全是在形式多样的掐架过程中历练出来的。
但是,康熙爷用他的儿子们证明,他的教育方式是能教育出人才来的,所以,被沿用。
所以,康熙的孙子们到了年龄之后就得苦哈哈地去宫里读书受摧残,这个苦哈哈是在别人眼里的,他们本人、他们父母眼里,入宫读书是件荣耀的事儿。由于人数众多,没有被选进宫里的,哭鼻子之余还各种羡慕嫉妒恨哩。负责任的家长也在家中为儿子延请名师,比照着宫里的办法来摧残儿子。
就是说,男童里,学龄儿童全在读书,家里有空的就是学龄前儿童。
又是去看太皇太后,太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带最年长的孙女过去。一来是年龄大一点,规矩比较全,不会出丑,二来,等出了孝,就得预备指婚,准备个两年,差不多就能走程序了。
为了这个入宫见太皇太后的名额,不用说,各府里的小姑娘也是心向往之,各人的母亲也是有所思的。
说起来,太妃们出宫,日子过得极是滋润的。惠妃与允禩夫妇很熟,相互之间也极是客气,距离产生美。惠妃并不对允禩府中诸事指手划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