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病得真不是时候(6 / 9)
咬着四儿不放,顶多捎上个隆科多,以求把家族损失降到最低。
淑嘉也不敢把话说死,只说:“汗阿玛已有安排,咱们妇道人家,只好听吩咐罢了。”
这是一桩。
又有,淑惠有了身孕,正在安胎的关键时期,作为姐姐,淑嘉又操了一回心。如果十五阿哥忍不住纳妾怎么办?如果生了女儿怎么办?她还有两个侄女正与秀女们住在一起,如果感染了气氛慌乱了怎么办?等等等等。急得嘴角都出了泡,皇帝怎么就赶在这个时候病了呢?病了还不赶快好!
要让太子父子离远点儿就能好得快一点儿了,康熙自觉对太子、太孙有些亏欠,胤礽与弘旦还恭敬地去“侍疾”,客观上起到了加重其心理负担的作用。
作者有话要说:
[1]太妃出宫由儿子奉养是康熙临死前下的规定,在此之前都是老死宫中的。
这两天大家讨论得好热闹,我看得很欢快。因为原来的楼盖得太高了,我去回复大家不一定看得见,于是放在这里一起说了好了。
按照老习惯,列个一二三条吧。由于深受二姑娘、皇太后影响,如有歪楼倾向,概不负责。
一、关于小保的那栋楼,仰望,那楼真高(小保,长评积分已送,记得查收)。大概总结两点:1、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与现代婚姻出轨的不同;2、关于“反三”的态度。
1、中国古代是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的,硬要说的话,清代早朝的一堆福晋算是一夫多妻。但是,侧福晋既有侧字,也算不得妻了。说妾是小三,从制度、事实上来说,是不恰当的。当然从情感上来说,作为现代人是很难接受的,很容易产生联想。
这里面的矛盾,大概就像二姑娘看她爹小老婆的时候的心理。当妾的女人也挺可怜,别人站着她坐着,别人吃着她看着,她不会主动去批判她们什么。但是,当这些人侵犯了她的利益的时候,这时候是没得商量的,大约是那回发狠的时候想的“你可怜也不能拿我爹赔给你啊”,是啊,她亲妈要怎么办?她要叉烧化么?
矛盾不可调和也无法调和,除非废除这个坑爹的制度,那就只能在力量对比中达到一个平衡。即使在古代,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子女生存条件等等问题。
坑爹的制度下,理解是一回事,各人却都有各人的立场。
不幸为妾为婢、成为妾生乃至婢生的人,其待遇在明清已经有了改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