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 朝天子 (2)(17 / 21)
爱之意。
京中沈、狄两姓结为婚姻,沈知书被除潮安北路转运使,狄念奉旨北上重编三路禁军……这些消息传回青州时,已是过了两个月有余。
严馥之在铺子里一面与自北戬远道而来的贵客们周旋,一面听众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这些消息。大家除了慨叹国朝之中最有名望的两大氏族联姻之外,议论更多的则是甫知青州两年便被迁任一路转运使的沈知书,须知大平自建朝以来还未有过如他这般年轻便身居边路重位的先例。
果然是天子信重之臣,再兼沈氏门楣之荫……众人皆是这般说着。
严馥之听了,不禁嗤之以鼻。
须知今上绝非庸主,倘无沈知书这两年在青州任上的卓越政绩,倘非沈知书人在叛军之中依然忠正不屈尽显气节风骨,纵使沈知书再为今上所偏信偏重,今上也绝不会将潮安一路的财赋大权交至沈知书手中。
而他如今将掌潮安漕司,恐怕今后与她之间的关系亦将会变得更加复杂罢。
紧接着,严馥之忆起沈知书自青州临行前二人之间那次的不欢而散,不由微微敛眉,不愿就此事再多想下去。
并非是她不肯交付真心,只是叫她如何能够尽信他是真心实意地爱着她的?
景宣元年十二月初九,沈知书与狄念自京中出发,共同北上赴新任。
离京前,沈知书按臣子之仪去宫中向皇上再拜请行,皇上便问了问他沈府上下近来如何。
“一切都好,有劳陛下牵挂。”他如常回答道。
皇上却又继续深问:“你出京两年后又将继续前往北路任职,且乐焉方一出嫁便逢夫君领军北上,朝廷的这些安排确是有些对不住太傅与沈夫人了,不知太傅与夫人近来是否一切安好,若有所求取,尽管上奏朝廷,二府必会尽力满足。”
沈知书抱袖垂首,“谢陛下圣恩。然为人臣者,当尽忠致功,小家不足以比国事。且家父昔从上皇,佐政定国十七年不曾顾私事,此亦当为臣今之明鉴。”
“延之,”皇上开口唤他一声,但却停顿片刻,似乎是在斟酌着该如何措辞,然后才继续道:“吾辈在世,自有吾辈之功绩可循,实不必非要争胜于父辈。”
沈知书闻言乍然抬头,“陛下……”
身前的这个年轻天子曾与他在资善堂内抵膝共读十二年,虽然如今君臣有别,但若论这世间真正明晓他多年心志的,除了眼前这人,当再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